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中包含着各种名言警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你还记得哪句曾是你的座右铭吗? 古诗词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5.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西山村》 1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17.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1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1.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3.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4.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25.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27.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1.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3. 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34.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 3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36.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3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3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9. 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4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古文4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4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5.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4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7.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4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52.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5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5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57.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59.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6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3.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6.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6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69.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0.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71.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7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3.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李开先《宝剑记》 7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75.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7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7.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78.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8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8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8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8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84.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85.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8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87. 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8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89.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冯梦龙《警世通言》 9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91.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9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9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9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9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6.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97.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争报恩》 99.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0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0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 《赤壁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