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铸身为秦桧的亲信,却为岳飞冒死申冤,那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老丘山 2019-08-31

谢诸位邀



已有的32条答案让人感到很遗憾……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正如题目描述,在审理岳飞案之前,何铸是不折不扣的标准秦党




绍兴二年八月,时南宋首相尚书左仆射吕颐浩、参知政事权邦彦、殿中侍御史黄龟年共同弹劾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秦桧[专主和议,沮止国家恢复远图,且植党专权,渐不可长。]赵构亲自写下了秦桧罢相告敕交给直学士院綦崇礼,指责秦桧[自诡得权而举事……凭恃其党,排摈所憎……顾窃弄于威柄,虑或长于奸朋。]秦桧任宰相刚一年便被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赵构晓谕,对于秦桧,[朝廷终不复用,仍榜朝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7


在五年混吃等死的日子里秦桧得到高人指点终于大彻大悟:[秦桧闻富季申言,深有感。归,出谓富曰:“元来作相当如此。”后来所为,皆得之于此。不知其说,然大率保位之术耳。]~《朱子语类》本朝五

这位高人富季申就是富直柔,他的爷爷是仁宗朝名相富弼,富直柔与吕颐浩有矛盾,当时也被罢去实职提举洞霄宫,与秦桧同病相怜。

绍兴七年,在张浚、赵鼎二相的乱斗中,秦桧由张浚力荐复出为枢密使,绍兴八年三月初七秦桧复相。


秦桧复相后便开始编织以姻亲、血缘、故交、好友、同榜为纽带的势力网,复相当月就举荐太学出身的老部下王次翁为兵部员外郎,老乡兼同榜范同为吏部员外郎。王次翁在迎韦太后回归南宋时,为了不使秦桧怀疑自己与金人私相交通,不惜让韦太后在金营多住了三天;范同在绍兴十一年出谋划策,并全程参与罢三大将兵权。何铸也是秦桧最初引荐的那批人之一

(绍兴八年五月)丙戌,左朝请郎何铸行秘书郎,秦桧荐之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9

何铸与秦桧、范同都是政和五年进士,他们是同榜;

秦桧与范同都是建康人,何铸是余杭人,他们都是江南人;

北宋时期,秦桧发迹前为“太学正”,何铸从地方官调到京城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他俩都在京城里从事教育工作。


秘书郎属于赵构的侍从系统,何铸这个岗位可以接触到很多机密,秦桧最初的设定应该是想通过一些有意无意的交谈从何铸口里探知一些赵构的想法,所以没有让何铸卷入任何政治漩涡,这样一来,何铸给人的印象就显得比较老实本分,工作勤勉。何铸的工作状态得到了御史中丞廖刚的赏识,绍兴九年五月,廖刚以“操履劲正”推荐何铸为“监察御史”,三个月后何铸迁为“殿中侍御史”,负责指出并纠正朝官的过失。

绍兴九年十二月,参知政事李光与秦桧在赵构面前发生争论,何铸充当了弹劾李光的急先锋

殿中侍御史何铸因劾光“狂悖失礼”,光引疾求去……言者又击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3


当时还有两位言官刘一止、周葵深得廖刚赏识,但刘一止、周葵力阻朝廷对秦桧的重要助手、也是元祐孟皇后的本家孟忠厚以厚赏,得罪了秦桧,于是何铸马上对刘周二位展开猛烈弹劾

一止、葵皆以言事忤秦桧……殿中侍御史何铸即奏二人[非知广问,特迫于光之嘱而举之,是欺陛下也。]诏一止、葵落职,与宫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3


因弹劾李光、刘一止、周葵有功,绍兴十年二月,何铸升为“试右谏议大夫”。

同月,曾提携过何铸的御史中丞廖刚劝说赵构“恢复二相制,启用旧相赵鼎或张浚以对秦桧形成制衡”而被罢去台官首长的职务为试工部尚书

在秦桧组织策划的“弹劾李光,我们在行动”的活动中,只有刘昉、陈渊没有积极参与,李光、廖刚倒台后,何铸又对这两位落后分子发起了弹劾

太常少卿兼实录院检讨官刘昉、秘书少监兼资政殿说书陈渊并罢。右谏议大夫何铸论:“昉鼓唱是非……渊但知朋附……”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

罢去没有积极响应秦桧的号召对李光发起弹劾的刘昉、陈渊二位,何铸完成了“打击李光等反秦相公团伙”的扫尾工作。在这次活动中,何铸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奋不顾身地替秦桧战斗在口水仗的第一线



廖刚被贬为工部尚书后也没服软,绍兴十年五月金国撕毁和议再度大举南侵的消息传到临安

辛丑,工部尚书廖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讲和,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亿年气塞。秦桧以为讥己也,乃曰:“尚书哓人,不当如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

郑亿年是北宋宰相郑居中的儿子,郑亿年有个姐姐嫁给了秦桧的老婆的哥哥,也就是说,郑亿年是秦桧的大舅子的小舅子

建炎四年郑亿年被金军抓去在伪刘豫手下做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绍兴七年刘豫被废,郑亿年回到南宋投靠了姐姐的小姑子的老公秦桧。绍兴九年九月秦桧举荐郑亿年为显谟阁大学士,十年正月秦桧力排众议提拔郑亿年为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奉朝请,负责给赵构加强“议和就是硬道理”的思想

廖刚当众给郑亿年吃了一鳖,把郑亿年噎晕了,明摆着是跟秦桧过不去,于是,何铸挺胸而出,对曾大力提携过自己的老上级发起弹劾

(绍兴十年六月)庚戌,工部尚书廖刚放外任(提举毫州明道宫)……刚以事忤秦桧,右谏议大夫何铸等即共劾刚……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6

廖刚是赵构一手提拔的天子之臣,只因得罪了秦桧,便遭到了何铸等台谏的弹劾

在何铸看来,赵构的面子+恩公廖刚的前途<<<秦桧的面子。与岳飞正面接触前,何铸是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铁杆秦党





正因为何铸深得秦桧欢心,所以当御史中丞王次翁升为参知政事后,秦桧把何铸升为了御史中丞,坐上当时秦党的第三把交椅

何铸成为台首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万俟卨、罗汝楫等台谏,与王次翁等人密切配合,向韩世忠、刘锜、岳飞等人喷起了一轮又一轮口水,刘锜被罢兵权出知荆南;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出守宫祠;韩世忠被罢枢密使隐居不出。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何铸依然为了秦桧无怨无悔绞尽脑汁脸不红心不跳地炮制着诸将的罪名

何铸近两年的表现得到秦桧的高度赞赏,所以当秦桧决定罗织罪名杀掉岳飞时,他首先派出的主审官就是何铸

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

何铸审理岳飞案审了一个多月,后来他为什么审不下去了,反倒替岳飞向秦桧说情呢?

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

何铸这种老江湖会不会因为岳飞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就相信岳飞真的尽忠报国呢?真正让何铸决定尽量保全岳飞的是“既而阅实俱无验”以及“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何铸必然与岳飞有过多次接触,岳飞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战功使何铸也不禁为之折服,他想替南宋做一件有益的事


何铸被秦桧踢了皮球,以一句“此上意也”敷衍过去,然后秦桧换上了万俟卨为主审,改命何铸为“大金报谢使”出使金军完颜宗弼军中,十二月,“宗弼铸往会宁”,寒冬腊月让何铸出使到东北面见金熙宗完颜亶


~《宋史》何铸传






绍兴十二年八月,何铸回到南宋不久就遭到御史中丞万俟卨、右谏议大夫罗汝楫交章弹劾,他们给何铸安排了六大罪名

铸,胥吏之子,素无闻望;

党与倾摇国是;

张皇敌势;

岳飞反状败露,铸首董其狱,亦无一言叙陈;

腾播以谓议狱不合,遂致远行;

铸长御史乃党岳飞。

何铸的第一大罪状就是他爸爸只是事业编制的胥吏,出身低微。除第一条和第三条这两条明显是欲加之罪外,其它四条都与岳飞案有关。很明显,何铸被罢职的原因是主张岳飞无罪,而遭到秦桧一伙的打击报复

何铸被罢去签书枢密院事职务,提举江州太平观。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6


秦桧并没有就此罢休,把政敌打倒后再踏上一万只脚才是秦桧的风格。绍兴十二年十月,秦桧指使江邈再次弹劾何铸,何铸的待遇从“左朝奉大夫”降为“左朝奉郎”,责令“徽州居住”。秦桧本想把何铸贬到岭南,只因赵构出面反对,才让何铸谪居在不那么辟恶的徽州




四年后,因为金人问起何铸的下落,何铸的境况一下子扶摇直上

时有使金者还,言金人铸安在,曾用否。于是复知温州。未几,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召赴行在,力辞。乃再遣使金……既归报,帝复许以大用,又力请祠,除资政殿学士、知徽州。居数月,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宋史》卷380何铸传

因为何铸在金国也有熟人,只要何铸愿意,他本来可以继续跟秦桧一起玩耍,但何铸已经彻底厌倦了黑白颠倒的南宋朝廷。绍兴十七年四月,何铸结束了半年多的使金行程回到南宋后,以母丧未葬为由,态度坚决地拒绝了赵构留他为朝官的任命,回到贬所徽州出任知州。半年后,何铸再三向赵构请求辞去了知州职务,恢复成了最初被贬时的待遇

绍兴十七年十一月乙亥,资政殿学士知徽州何铸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从所请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6

何铸的意思是:你们哥几个自己玩去罢,老子就不玩了,秦相公……呵呵,呕……


何铸死后四十多年,朝廷赠谥号为“通惠”,何家没有接受,[其家辞焉。](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操作。)宁宗嘉定初年,何铸受谥“恭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