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位思考是一种能力

 人老颠东 2019-08-31

图片来源:《消失的爱人》




不仅仅是学术

微信公众号:学术那些事儿

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编辑:吴伟

 

在人际关系处得不愉快时,我们常常呼吁当事人要换位思考,大致意思是体谅下别人的难处,不要光顾着自己的想法。这种常见的呼吁往往把换位思考当成单纯的意愿问题,即道理其实你都懂,问题只在于,你能不能不那么自我中心主义,适当照顾下别人的喜好、利益。
       

在数量无比庞大又毫无深度可言的日常冲突中,需要的常常就是这种层面的换位思考。不过,有时候冲突可能会稍微深刻点,也就是说,并非“道理你都懂,只是不愿勉强自己”,而是由于所处的社会位置带来的视角不同,对相关事实的掌握、理解也不尽相同,进而对某一行为、事件的对错好坏有了不同的判断。比如在家带孩子的女性常常会觉得男性不能换位思考,无法理解自己的付出。这种意义上的换位思考超越了单纯的意愿,而开始具有明显的思想维度,实质上是一个对话、反思的过程,即把自己带入对方的位置,想象那个位置上的所见所感,然后再来判断自己原先的看法对不对。
       

这其实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而理解主要考验的是能力而非意愿。只有理解能力上佳的人才能进行有效的换位思考。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换位思考能力,最简便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他有没有对话意识,或者说听众意思,也就是说,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能不能意识到对方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结构、看待事物的习惯等是不同的,进而根据对方的视角,选择什么话该说得详细点,什么省略着说,什么人物、词汇得专门解释下,什么话题点到为止即可。有些人跟你交代自己在学校、公司的所见所闻时,从来不会用“我一个同学/同事xx”这种表述,而常常直呼其名,“xx怎么怎么了”,完全意识不到对方根本不知道“xx”是谁。这自然是特别明显的、缺乏换位思考能力的表现。
       

理解能力的缺乏会影响人的德性。我们都很熟悉,常常会有动机纯良、出发点很好的人,老是做一些让人很不舒服的事情,比如过分热情地希望你乃至要求你做他觉得特别好的事情,而事实上,站在你的角度,这个事情实在很无聊。然后如果你委婉拒绝了,他事后可能还会觉得特别委屈。良好的人际关系实在不是空有一腔善良意图就可以维持的,得体、体贴、适度、舒适的人际关系是需要一些能力去维持的,无论把这种能力叫换位思考也好,善解人意也罢,总之,就是一种理解他人所思所感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