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难免抑郁。但请时刻记得,并非只有你会有这种体验。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至少可以对自己和他人感到同情。但只是了解这一点还不够。面对抑郁,你应该尽可能地认识清楚这一点,同时也尽可能地接受这一事实。 与其选择抗拒或者逃避,直面心魔、与之共处,说不定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就实话实说吧。抑郁真的很难受。它让人感到可悲,自怨自艾,抽干了生活、行动的动力,让人们想要逃跑、缩回自己内心的小角落里去。但不幸的是,缩回自己的小角落反而会产生相当讽刺的结果:这个行为会助长你心魔的气焰。因此,我们必须要想个方法,让我们敢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直面自己的抑郁。简单地说:不必逃避,也不必强颜欢笑,平静地接受它,说不定会有好的效果。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中的一个比喻可能会有所帮助。想象你自己正处在和内心中抑郁的战争,一边是你自己,另一边是抑郁,你们中间是一个大坑。你使劲想要把抑郁给推进坑里面去,一劳永逸地彻底摆脱它,而另一方面,它也想要把你拽进坑里去。因此,你跟它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这里的建议是:松手,不要再互相较劲了,平静地注视它。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够摆脱抑郁,它肯定还会伴随在你身边。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你用不着再跟它对抗挣扎、逼着它离开了。不过也请记住,你并不是孤单一人,许多人都深陷于与自己心魔的战争里。想象一下,所有人都放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此前不断挣扎的心路历程。 此处的重点在于,我们转变了自己的态度。这里的这个方法,首先是让我们不要再直接地与自己的心魔对抗、逃避,或者简单地置之不理假装它不存在。相反,我们要去注视它,看着它,承认它,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与它共处。乍一听起来,这好像很恐怖,而且和你的直觉告诉你的事情完全相左。“毕竟,”你肯定这么想过,“我就是想要开心一点啊!” 是的,没错,这非常可以理解。想要做到认识和接受的确不是易事。尽管你感到痛苦、挣扎,也请记得你并非独自一人。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抑郁的影响。接受、认识到抑郁的存在,是减小它的影响的好方法。 对抗抑郁真的非常辛苦。作为受到抑郁困扰的人,接受抑郁的存在至少能让你感受到自己不再那么挣扎,并且让你意识到自己确实在解决这个问题。佛教里的一个观点说不定可以拿来所用:煎熬,就是痛苦和抵抗的结合。不要再对抗,也不必再逃避,至少能够帮你迈出缓解抑郁的坚实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