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十八 这一章讲疮痈,就是一般的疮痈。还有肠痈,咱们现在说的阑尾炎也属于这一类。浸淫病,这个病啊就是平时说的黄水疮。这个疮痈,它是两种,痈是痈,疮是金疮。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脉浮数,就是表有邪嘛,这依法呢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这是痈脓之变。桔梗汤就是,它是脉数,振寒,这就是有脓的一种反应,它不发热,也就是古人说的疮热,在这里头,外面不发热,但是而反恶寒,这是一般发疮热的一种反应。若有痛处,假设你身体有哪个地方疼,那肯定那地方要发痈,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其身甲错是瘀血的一种证候。那么这个肠痈在中医看来,起码也是有瘀血的问题了。虽然外头这个腹皮呀有些弦急的样子,但是按里头很软,像有所肿的样子。腹部里头没有抵挡的东西,就是腹无积聚。那么这句话它是两种意思,一种说它是虚证,一种说它已经化脓了,里头没有痞块的样子。那么身外边没有热,脉也数,痈脓都是脉数无热的。此为腹内有痈脓,这是有痈脓的一种反应。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这个药主要的作用是排脓,它是薏苡和败酱草两个药的关系,薏苡有解凝排脓、利小便的作用,这个败酱草也去瘀、也排脓,那么这两个药合在一块儿就是一种比较寒性的排脓的药,但是要使脓达到排出,还得在这个扶正方面下手,你得稍稍搁点有一些亢奋补益的药才好,所以加点附子。 这个药不但排脓,还去湿痒,像一般皮肤病常用它,尤其这个硬皮症,我经常用这个药,很好使,就是顽固的牛皮癣,这个药也好使的,但是附子记得不要重用啊。我用这个药都重,薏苡差不多用一两,败酱可以用五钱,附子一钱到二钱,一般顽固的皮肤病挺好使的。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肠痈起始的时候,小腹有肿块,手一按就疼,像阑尾炎那样疼,这个疼会往前阴引疼,像淋症那种疼,淋疾的小便是不利的,这个小便自调,与淋还是不一样的。时时发热,自汗出,这说明有阳明里热了,但不到阳明病实热的那个程度,所以他复恶寒,这是蕴脓的反应。如果当时诊脉是迟而紧,紧脉都是实象,说明里头还是实但没有完全化脓,可用大黄牡丹皮汤攻下。此时里面是瘀血,攻下来的当然也是瘀血了。如果脉洪数,说明脓已成,不可攻下。 大黄牡丹皮汤指的是可下的那个情况。方后说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可见大黄牡丹皮汤也排脓,因为有冬瓜子也排脓。脓未成是指没有完全化脓,要是完全化脓像薏苡附子败酱散那种情形,那是万不可下,要下是不得了的。有一些已经有脓了,但没全化脓的时候,吃大黄牡丹皮汤还是可以的。 这个方子也是很常用的,丹皮、桃仁都是去瘀的药;冬瓜子能够消肿排脓;大黄、芒硝就是消炎去热了。这个药并不只是治疮痈,我们去瘀血的时候,如果里头特别有热,就可以用。这个药在其它脏器有这种炎症,疼得厉害也可以用,像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时候,胰腺发炎的一些病都可以用,不过得确定里头是有瘀血、有脓、有热的这种情况下,你才可以用。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寸口脉浮微而涩,这种脉象是亡血的缘故,就是吐血、下血或者是汗出的多,这些都可以有脉浮微而涩。假设没有上面说的这些情形,也不出汗,这时候有这种脉是什么道理呢?如果身上有刀伤、斧伤,被金刃所伤,也是亡血的一个原因,脉也现这个样子。被刀斧所伤,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这个药能够化瘀定痛,蒴藋细叶就是蒴藋叶,细叶就是小叶了。桑东南根皮,就是桑根白皮,蒴藋叶和桑白皮也全有行气去瘀的作用,与王不留行搁到一起就是行气去瘀,都是用它们的灰,凡是去瘀药,要是变成灰,不但有化瘀的作用,同时也有止血的作用。那么其它的药呢,都是佐理之品了,干姜、甘草、川椒温中,用黄芩、芍药去热,凡是外伤当时都会有些虚热的,厚朴也是行气药了,在一般的刀伤药中做为调理之用。 这个药就是刀伤药,小点的伤口从外面上就行,大的伤口就非内服不可。勿令灰过,不能把性都烧没有了。各别杵筛,合之为散,服方寸匕,外面也可以粉,内里也可以服,产后也可服,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要看有王不留行血,它变成灰了,止血作用反到加强了。 如果有风寒的时候,桑东根皮勿取之,要在和风暖润的时候取,这是说做药的时候要依时令来做。前三物皆阴干百日,三个药不要炒、不要晒,阴干它。唯有伤科的药要这么讲究,内科药就不用这样了,其实不这样也不是不行。 排脓散方,枳实、芍药、桔梗,这是通用方。桔梗也能排脓、排痰。枳实芍药散行气,芍药也是血分药了,枳实芍药散本来就能行气排脓,加上桔梗更有力量,不过这个药是以行气为主。(假设这个人有腹痛,那么枳实芍药散可以治疗肚子痛,所以妇人腹中痛,法当用枳实芍药散,那么吃了这个腹痛还不好,肯定有瘀血。就要用下瘀血汤}。需要排脓而用这个方子的时候,要是他还有些气滞腹痛的情况,用它就更好了。这个方最平稳不过了,里头没有什么大热药、大凉药,所以不论寒热都可以用。 排脓汤,是由桔梗汤来的,桔梗汤治嗓子疼,这个是桔梗、甘草,加上生姜、大枣稍稍调解营卫,桔梗这个药本身就能排脓,这也是个通用的方子。那么假设说这个在上边咽喉有些肿痛等等的,当然这个就更合适了,那么一般的排脓也都可以用,所以这两个方剂没有证,一般地排脓都可以通用。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病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这个病很不好治,近些年少见,乡间这个病很多,主要是因为不洁净的关系,卫生上有问题的,尤其是小孩子得了,多少年都不好,他这个满脸,甚至于身上都有。我们家乡叫黄水疮,流黄水,流到哪,那块就有,这个就是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什么病都是如此,从里往外的病大概都好治,要是从四肢往里头来,这就不好治,这个病也是如此,原来很小,越来越扩散。小孩子一般都是从嘴角两边,越来越往外散,这类的比较好治,可治。如果从旁边起的,往嘴这里面来,不是说不能治,它能治但是不会很快好的。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我们家乡也用这个方子,把黄连做成粉、做成细末,用香油调,也有用棉花籽油调的,什么油都行,主要是把干的黄连粉调成膏状。黄连这个药苦燥,苦能够消炎解毒,燥能够去湿,就是去这个黄水。 对疮痈的治疗,就是有脓排脓,没脓应该解毒消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