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方专攻于补,大补真阴!阴虚严重者有救了

 履历不足嘘努力 2019-08-31

一个朋友说:我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不是说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吗?为什么吃了没效果。

铱甜说:谁说滋阴补肾一定得吃六味地黄丸,有些人轻微肾虚又有内热,需要补阴与泻火,适合六味地黄丸。如果阴虚严重,就需要纯补,培育阴气涵养阳气的。

明朝写出《景岳全书》的张熟地老师说得非常清楚: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这句话说明了阴与阳虽然对立,却又存在于一个事物中。正如雌雄之于天地,夫妻之于家庭。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人体亦如是,阴阳互补,生命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

所以补阳与补阴一向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由于涉及面太宽,这里我们避开补阳不谈,就谈谈六味地黄丸和另一个补阴的方剂。

补阴,通常与补肾一起进行。张熟地老师提出的真阴论认为:真阴,一名元阴,又叫真精,是存于肾中最基本的物质。既包括先天之精和天癸,又包括后天精血和形体。所以,滋阴补肾是不分男女的。

六味地黄丸于滋阴补肾颇有建树。张熟地老师检视它良久,大笔一挥,化裁加减,创制了同为补阴的左归丸。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本方取其滋水,故名左归。

张熟地原名张介宾,号景岳,是明朝后期的京城名流与名医,因善用熟地治病得此名。而熟地养阴血、填肾精,相当于“水”,可以补津液,是六味地黄丸的要药。也是左归丸的要药。

那么,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有什么区别呢?

对六味地黄丸了解的人都知道,它由“三补三泻”构成。

熟地八两、山药四两、山萸肉四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泽泻三两。

熟地黄配合山茱萸、山药,补肝脾,益精血,是著名的“三大名补”:地黄补肾、山茱萸补肝、山药补脾。肝脾肾同补。

而茯苓和泽泻,利水消肿,泄热降浊,是利水湿而泄肾中浊气的好药材;丹皮有清热活血,退虚热的功效,是著名的“三大名泻”,活血利水,共同调节水液疏泄。

张老师说:“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故在创制左归丸时保留了六味地黄丸的三补,去掉“三泻”(泽泻、茯苓、丹皮),重用熟地240克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

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加入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更入龟、鹿二胶这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加强滋补肾阴之力,均为臣药。各为120克。

正所谓前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真阴不足,还可能引起腰膝酸软,方中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俱为佐药。也各120克。

诸药合用,左归丸便具有了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其纯甘壮水,纯补无泻,补力较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常用于肾阴亏损较重者。

六味地黄丸,补肾的熟地黄用量是补肝的山萸肉与补脾的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又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寓泻于补,补力平和,适用于肾虚不著而兼内热之证。

《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一句话道出了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

“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

左归丸配方:

由大怀熟地240克 山药120克(炒) 枸杞子120克 山茱萸肉120克 川牛膝120克(酒洗,蒸熟) 菟丝子120克(制) 鹿胶120克(敲碎,炒珠) 龟胶120克(切碎,炒珠)

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9克),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一日2次,早晚服,一般一个疗程为20-30天。

主治真阴不足证。自汗盗汗,头晕眼花,耳聋失眠,口燥舌干,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舌红少苔等是其特点。

我们吧

不要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