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惑的孩子:我把自己的早餐给了乞讨者,爷爷为什么骂我没出息?

 愫说育儿 2019-08-31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英国)罗素

有位妈妈在网上提问:

孩子在上学的路上把早餐给乞讨者吃了,被爷爷骂了没出息,我该怎么安慰孩子?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弱者,想必这与家长日常的悉心教导、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12岁以下的孩子,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面对长辈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处世观念,甚至是挖苦、责骂,孩子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沮丧的情绪中。此时父母很有必要跟孩子做一个深入的沟通——

一.首先,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认同及赞赏

当下,很多孩子都被金娇玉贵的养着,被一大家子众星捧月般宠着。一些父母忧心忡忡:“我的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体贴别人,长大会不会变成‘白眼狼’?”

诚然,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使很大一部分孩子缺乏同理心,不但对于弱者的求助和痛苦视若无睹,甚至对于至亲的人,他们也习以为常地享受被照料,而不懂得付出。说通俗一些,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人。

家庭教育,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以外,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品格塑造。

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 ——奥勒利乌斯

孩子能主动地发现并同情弱者,将自己的早餐让给饥饿的乞讨者,这是家庭教育的成功。然而,新旧两代人由于成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教育背景,不可避免的观念冲突,造成隔代教育的不一致性,可能给孩子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和困扰。

作为主要教育者的父母,必然要承担起教育的主导作用,父母此刻应该认同和赞赏孩子的善举,鼓励孩子继续成长为一个充满热情人。并让孩子通过向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体验到助人的快乐。

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

——福楼拜

二.客观分析爷爷的行为和观念,不恶意批判,尤其不要上纲上线到品格层面的否定

我们赞许了孩子的行为,意味着告诉孩子,爷爷是错的。

对!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错就是错,没必要遮遮掩掩。

1.首先,父母可以客观地跟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爷爷骂孩子“没出息”,有两个层次的错误,一是语言暴力,对孩子进行打击与贬低;二是否定了孩子的正确行为。

作为父母,我们支持孩子的立场和行动。

2.客观分析,爷爷的观念产生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他有自己的认知和“道理”

老一辈成长在物质极匮乏的年代,“地主家都没有余粮”啊,何况是平头百姓,粗砺的生活磨去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使得他们习惯性忽视别人的困苦;

其次,当今社会确实不乏一些不劳而获思想的人,他们利用人们的同情心,不肯付出努力,手心向上,乞求别人的施舍。爷爷这代人是被自立更生、艰苦朴素的革命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了的,他从心里看不起这样的人(因为题主没有描述乞讨者的情况,是老弱病残,还是年轻力壮,若是后者,爷爷的反应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方法仍然是不值得借鉴的)。

3.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千万不要上纲上线到品格层面的批判,留给孩子思辩的空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明·王守仁 《礼记·中庸》

4.如果可以,建议找个合适的机会,与爷爷也坦诚地沟通一次

关于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关于教育的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

关于是要鼓励孩子的善良,还是为了避免欺骗而教孩子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三.必须告诉孩子,善良的前提,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米列

《素媛》是一部评分非常高的韩国电影,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

在那个飘雨的早上,素媛打着雨伞独自上学。在离学校近在咫尺的地方,她遭遇一个相貌猥琐、酒气冲天的大叔,由此开启了她的悲剧之旅。

“那个大叔想让我给他撑伞,我本想走开的,可我还是想帮他,我觉得应该给淋雨的大叔撑伞,但人们都说是我的错,谁也不夸我。”可怜的小素媛由于对她认为“可怜”的醉汉伸手援手,却遭受了灭顶之灾,她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个世界上,恶人还是存在的,身为父母,就该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告诉孩子:你的善良应该有牙齿。

1.坏人是存在的,坏人也不像动画片里的反派那样,能被一眼识别出来。

2.越是企图不轨的人,越会把自己粉饰成善良、慈祥、弱小等易于让人放松警惕的模样。

3.坏人,也不一定就是陌生人,他也可能是你认识的人。

该如何教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呢?,可点击下方,查看本人百家号文章——

总有“恶魔”在暗处伺机下手:孩子,请务必牢记这10条保命法则

四.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随事进行的,由小见大,由此及彼,将问题进行扩展,与孩子进行讨论,让孩子理解更深刻。

可以尝试问问孩子:

如果你知道了乞讨者是伪装的,你会后悔分享了自己的早餐吗?

如果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你还会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可怜人吗?

我们应该如何分辨可怜人还是坏人?

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

结语:

爷爷即使粗暴地批评你,其实源于爱你,护你心切。

有些人看起来弱小可怜,也许只是“披了羊皮的狼”。

一定要用眼用心去识别,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务必告诉孩子:我希望你善良,更希望你平安!

所以,帮助别人要力所能及,不要超出自己能力和安全的范围。


写在最后:

未经审视的人生,注定糊里糊涂的过;

不懂思考的父母,难免彷徨困惑。

当家长不易,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物质保障,更要给孩子精神上的滋养与支持。

且行且修,一路同行,我是“芳草愫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关注。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