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此曲写尧庙祭神庆丰收的欢乐场景,当是王恽出判平阳(今山西临汾)时所作。作者时官平阳路总管府判官,尧庙即在其辖境之内。 王恽简介: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平湖乐·尧庙秋社注释: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pī)雳(lì)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rǎng)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xiàn)日夕佳。 社日时期祭祀活动结束后,烟雾四散,乌鸦都归巢了。我手持酒杯,看繁茂的庄稼。喜庆活动喧闹无比,大家笑哈哈。壤歌亭外风景优美如画,微风徐来,让人十分舒畅。我如同晋朝那些名士悠闲而不羡荣华,也不羡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越调:宫调名。平湖乐:曲牌名。尧庙:在山西临汾境内汾水东八里。秋社:古代于春秋两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秋社在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社坛:祭祀社神的祭坛。多稼:丰收。壤歌亭:出自《击壤歌》,意思为尧庙中建筑名。据皇甫谧《帝王世纪》,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后人因以“壤歌”为尧时清平的象征。壤,一种履形的木制戏具。致有:尽有,有的是。日夕佳:晋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主要表现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禅意盎然,关于隐居生活的情趣。 王恽的主要作品有: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送姬仲实隐士北还、平湖乐·尧庙秋社、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黑漆弩·游金山寺、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点绛唇 喜芍药发芽、点绛唇 喜芍药发芽、点绛唇 寿涿郡房二尊亲、感皇恩 寿表弟韩云卿、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喜迁莺、送总统佛智师南还、点绛唇 癸酉夏六月五日同河中府官宴白楼、酹江月 为友人寿中丞子初、水龙吟·日边俪景同翻、水龙吟 寿陈节斋、水调歌头 宴张右丞遂初园、望海潮 为子初总管寿、水龙吟 郭宣徽善甫开宴娱宾,命乐工郭仲礼、水调歌头 文卿提刑自陕西按察改授河东,其、飞豹行、望月婆罗门引 中秋夜、紫藤花歌、木兰花慢 和国范郎中见赠严韵、过深州故城有怀韩昌黎解牛元翼围事、陪总管陈公肇祀商少师比干庙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