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备考|冲破舆论的“鸟笼”效应,这样立意更加分

 心本心123 2019-08-31
2019-6-29 

期末备考|冲破舆论的“鸟笼”效应,这样立意更加分

重庆南开中学 杨彦虎

抓住推动并造成故事结果的理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果溯因”法。故事材料的特点就是有头有尾,有开端,就有结局。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关注结局,但是在作文审题立意方面,结局显而易见,因而不太重要。考生需要做的,往往是通过结局倒推造成这一结局的理由,而理由在材料中往往又是隐藏起来的,需要我们考生有严密的因果推断能力。找到了理由,也就找准了最佳立意。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07 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了一个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后就养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地说:“不可能!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鸟。”几天后,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为他送上了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着说:“我只会把它当成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可是从那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卡尔森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很无奈,他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样的回答每次都会换来客人困惑而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心理学方面的小故事,有关“鸟笼效应”,趣味性很强,但材料的陌生化带来的审题难度也很大。故事型新材料作文审题要抓两点:一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是推动并造成故事结果的理由。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是詹姆斯和卡尔森,而非卡尔森家里来的那些客人。思考的起点最好从这两人中选择其一。如果只从客人角度思考,容易断章取义,无法关涉到所有信息,比如,因为关注了“客人看到鸟笼就以为养过鸟”这一信息,就可能写成“不能被表面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物品不一定要有实用性”等观点,舍本逐末,偏离材料核心。

/速写范本/

◇角度一:突破惯性,灵活变通地解决问题

詹姆斯巧妙地使用一只鸟笼达到了让卡尔森养鸟的目的,出人意料的事件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是他善于突破惯性、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正是这一不二法门,使他轻松赢得了赌局。生活之路曲曲折折,蜿蜒不尽,或如迷宫般纵横交错。于是,我们常会遵循自以为颠扑不破的真理,选择一条自以为方向清晰的道路,固执地大步流星。看似持之以恒,可能南辕北辙,最后只落得“魔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角度二:面对舆论强压,坚守自我

卡尔森教授不是不想养鸟吗?为何最终会如詹姆斯所言养上鸟?看似决定权在卡尔森手里,鸟是卡尔森买回的,实则是被众位客人的话生生“说”出来的。堂堂一位物理学家卡尔森竟最终放下他不想养鸟的初衷,屈服于人们的言论。这真是人言可畏!时至今日,互联网似乎又将“人言”之力推向了新高度,键盘侠们随时可能将你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限放大,不断粉饰抑或扭曲。你我又该如何面对这般舆论强压?

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我认为,此“志”大概就是面对舆论强压,依旧坚守本心的坚定之志。

◇角度三:妥协,也是一种智慧

妥协难免带有无奈的苦涩。如果可以选择,妥协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接受的现实。可惜在这个世界上,妥协,是我们不得不学会的功课。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妥协,但智者必定是善用妥协之人。妥协,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的云卷云舒,是绝处逢生后的喜悦,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道德经》中有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尽。”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才是最后的赢家。卡尔森明白,面对客人们的质疑,最好的选项不是毫无意义的解释,而是满足他们的愿望,这样,一切就都太平了。

/备考佳作/

冲破舆论的鸟笼

◎重庆南开中学 谢孟吟

想让誓不买鸟的好友改变自己的想法,该怎么办?不如送他一只引发舆论的精致鸟笼,加之世人怀疑和困惑的目光,那么他定招架不住这样的苦恼,只得乖乖就范。被迫买鸟的物理学家卡尔森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公众绑架,被舆论囚禁,像被圈在鸟笼里,透不过气。

当然,若事情只关乎一只鸟笼,也许可以将舆论看作与生活的一次玩笑,还可以宽容退让,但若是舆论影响更大呢?

莫泊桑笔下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民从地里拾一段绳子的动作被误认为是捡钱包,他因此被调查却百口莫辩,受嫌弃还束手无策,即使后来证实被冤却依然被胡乱揣测,为人诟病,受人奚落。面对洪水猛兽般的怀疑、询问,他哑巴吃黄连,有理说不清,无奈绝望地病倒在床,活生生被舆论这条麻绳勒死。

人言之可畏,可见一斑。曾参杀人,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敌不过三人疑之;三人成虎,再不切实际的无中生有也能被舆论搅动成事实。这样的虎,咬得动骨头,撕得下脸皮,啃得了决心和毅力,自然也就能成全坚强与伟大。它能让多少人倒下,就能让多少人站起来。

试想,当你面对指指点点,是否还能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莲娜那样经受住从妓之苦,众人羞辱之痛,当街毒打之耻,还依然挺直腰板走路做人?当你面对纷纷议论,是否还能像杨振宁那样经受住入美籍被国人唾弃,还依然潜心研学最终声震物理界;经受住入中国国籍又被全网黑,尽管誉满全天下还是心系大洋彼岸的祖国?当你面对质疑和谩骂,是否还能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那样以画安心,不顾一切抛妻弃子去追求理想献身艺术?当你面对白眼和嘲讽,是否还能像李白那样写诗言志,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豪气吞下舆论,绣口吐出半个盛唐?人生路上,总有舆论相伴,如果不忽视它、踩扁它、冲破它,如何能一往无前通达远方?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只有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不被舆论左右,不被伤害,免于蹂躏,在这滚滚红尘中受得半许清凉;只有真正懂得自己的内心,才能冲淡平和,独立寒风,笑对这喧嚣不息咆哮不停的世界;只有真正守住一颗赤子心,才能冲破舆论的鸟笼,翱翔于广袤天空。

<名师点评>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最关键。立意准确,才能保证作文分数在一个很稳妥的区间,不至于影响语文的总分。本篇作文一开篇就站准了角度,先分析詹姆斯善于利用舆论的力量,再介绍卡尔森在舆论面前的无能为力,将舆论的巨大能力在开篇展露无遗,很好地回扣了标题,切合了本次作文的最佳立意。

本文还有两大亮点:一是用设问法。诸多设问句,能让读者有体验的切身感受,能让读者参与进话题的讨论、思考中,从而让文章可读性大大增强。二是材料文艺化。莫泊桑的《绳子的故事》、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等素材的选用彰显出作文的论证格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