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用中药时加糖会影响药效吗?  |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1

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一般中医在开中药时大多都会加入甘草作为调味。但对于部分孩子来说甘草的甜味也无法缓解中药的苦涩之味。这个时候,家长往中药里加入一些蜂蜜,让中药的味道能顺口些,其实是不错的选择。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孩子的肠胃吸收,且营养丰富,具有润肺、润肠等药用价值。但也要注意的是蜂蜜中的多种微量元素有可能改变药效,因此需遵医嘱。

假如往中药里添加的是白糖,那就另当别论了。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白糖性偏热,因此有些中药汤剂加了白糖,会改变药性而影响疗效,介绍给大家一些忘“苦”小妙招:

一是留心服药温度。因为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因此,苦味汤药的温度应把持在15℃~37℃为宜。二是留心含、咽中药的部位。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尤其是舌尖。因此,药液进口后,最好将药马上含在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三是留心服药速度,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服用时宜快不宜慢。四是服药后可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