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古玉之最——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馆藏古玉

 四明居 2019-09-01


       一是体量最大的玉山

       上图为清代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这件清代大禹治水图玉山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多公斤,由整块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可谓史上用料最大、器型最巨的玉雕。其实,这件玉山子不仅体量大,雕琢也比较精,请看下图。

       上图为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局部

       二是雕工最精的玉佩

       上图为曾侯乙墓出土十六节活环龙凤玉佩

      曾侯乙墓出土十六节活环龙凤玉佩局部

      这件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节活环龙凤玉佩长48厘米、宽 8.3厘米,由五块玉料雕琢成13片镂空玉片、24个圆环和方扣连接而成。

       三是难度最高的玉杯

       西安何家材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角杯

      西安何家材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角杯

      这件西安何家材窖藏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角杯,属海内孤品,中国政府禁止出境文物。其雕琢之难在于玛瑙质脆,没有和田玉那么强的韧性,能将玛瑙雕琢到如此程度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四是穿越感最强的玉杯

      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水晶杯

      这件战国水晶杯造型接近于现在的玻璃杯,被人们誉为由现代穿越到战国的水晶杯。

     五是沁色最娇的玉佩

      上图为北京故宫藏鸡心佩

      这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鸡心佩沁色如画、艳丽无比,虽然历经两千余年时间侵蚀,却呈现出一个含苞待放少女的娇颜。

      六是形象最美的舞女

      上图为弗利尔博物馆收藏的双联玉舞人

      这件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收藏的双联玉舞人,出自洛阳金村战国大墓,白玉材质,片状镂雕,以阴刻线描绘五官和衣纹。

      七是尺寸最大的玉戈

      上图为盘龙城出土的早商玉戈

      这件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早商玉戈,长93厘米、宽14厘米、厚1厘米。需要说明的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玉器大件也不少,馆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C龙,曲长64厘米;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长度也达到65厘米。

     八是雕琢最巧的发饰

       山东临朐西朱封遗址出土的组合玉笄

      临朐西朱封遗址出土玉笄的笄首

      这件山东临朐西朱封遗址出土的新石器龙山文化竹节形组合玉笄,通长23厘米,其中笄首长9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笄长19.5厘米,笄首为片状扇形,对称镂雕纹饰,镂孔间有阴线刻纹,顶部为冠冕状,中部、下部以不同形状的镂孔体现眉、目、鼻、口,两端为翼状耳,左右耳垂部位镶嵌四颗圆形绿松石。作为史前玉器其雕工精巧超出想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