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闲庐野鹤 2019-09-01

李商隐独自一人开辟了幽深晦涩的诗风,在研究唐代诗歌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写了大量的无题诗,由于其开放性的解读方式和意境凄美的用典,而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兴趣。

李商隐的一生由于卷入“牛李党争”而备受排挤,他的一生,仕途受挫,心境凄凉。一生困顿不得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李商隐正夹杂在牛李党争之中身份尴尬,前途渺茫,此时的他正在永业闲居。见到落花情景,自然伤春伤时,自叹身世。

他的许多作品都有自叹身世的意思,其诗读来朦胧迷离,凄美惆怅。如《锦瑟》。还有这首。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高阁上的客人们都已经陆续走了,只剩小园里的花儿随风纷乱飞舞。花瓣参差,连接着曲折的小路,远远地送走斜阳的余晖。

此情此景令我肝肠寸断,不忍心把这落红扫去。我望眼欲穿盼来了春天,它却匆匆归去,丝毫不在意我的挽留。我一片芳心在春花,叹息这春天走的太早,只留下斑斑眼泪洒落衣襟。

赏析

这首诗题目是落花,但除了首联提到了'花'之外,后面几联句句未提'花',但句句都不离'花'。

首联先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暮春时节,小园内,落花纷飞,诗人独自一人赏花。开篇就是寂寞凄苦的心境。

颔联形象地描写了落花的情态:花瓣参差,连接着曲折的小路,远远地送走斜阳的余晖。'迢递'这个词形容婉转悠长、连绵不绝,较为生动的展现了落花的缠绵多情。

落花一向与春尽相联系,像《红楼梦》经典诗词《葬花吟》中就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慨叹,李商隐此时的心境,无疑是和这两句相和的。

此情此景自然令人肠断,诗人痴情而执着,不忍心扫去落花,其实是产生了对美的守护和惺惺相惜之感。

尾联则看似暗示其实已经较为明确地表明了诗人的心境:花儿一片芳心都献给了春天,为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却终于落得个花落入土的结局,而我一腔抱负,却因为一些可笑的误会而陷入党争,仕途无望,除了叹息,还可奈何呢?

《落花》这首诗主要就是借春花的经历感慨自身的一部作品。

牛李党争与李商隐

据《旧唐书·李商隐传》记载,李商隐文采过人,本深受当时镇守河阳的令狐楚的赏识。然而偏巧镇河阳侍御史王茂元也对李商隐有所青睐,李商隐还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茂元属于李党,而令狐楚则属于牛党,如此则造成了李商隐两边都难做人的尴尬境地,从而仕途受挫,困顿幽恨。(一往文学作者:柳暄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