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这一辈子,把这两件事做好,可保一生得志得福!

 香光庄 2019-09-01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菜根谭》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这是说,当你陷入困局,穷途末路时,要有一种依旧保持初心的定力。

我们一生,要让初心一直伴随我们自己,并不容易。

因为,一路过来,周围都会充斥着反对你、嘲笑你、数落你的声音。

它们无时不刻地在干扰你的初心。

这种情况,在你顺风顺水时,还好。这样的干扰对你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但是,在你事穷势蹙时,就麻烦了。

别人的任何一次嘲笑、讽刺、不理解、不支持,都可能导致你的心理防线全面奔溃,构成你的人生经营的巨大风险。

很多人,人生之所以会转向,走向衰败、颓废,就是因为在这种节骨眼儿上,没有控制好外界负面干扰的影响。

此时此刻,什么才能够抵抗住这些负面干扰?

就是得靠初心。

你的初心,在你的人生追求中,有多大的分量,决定了你对外界的负面干扰有多大的抵抗力。

韩信还是个无名小卒,落魄不堪时,在街头碰上小混混。

小混混寻衅滋事,对韩信说,别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经常带刀带剑,其实你是个懦夫胆小鬼,有种你就把我杀了,没种你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旁边的吃瓜群众,也一块儿起哄。


韩信怒视流氓许久,但最终还是忍住怒火,从那人胯下钻了过去。

这就是著名的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他为什么能够不去逞一时之强,忍住当时的冲动和侮辱?

他当时有两种选择。

第一,把混混给杀了,解了嘲笑和侮辱之气,但也会因此而进监狱,乃至杀头。那么,他实现抱负(初心)的机会就此断送;

第二,忍受嘲笑和侮辱,给实现抱负(初心)留下机会,等翻盘之日再算旧账不迟。

韩信经过仔细盘算之后,控制住了情绪,选择的是第二条。

这说明,初心在他心中的分量和价值,他拎得很清楚:显然是远远大于为解一时之气而杀掉流氓的价值的。

所以,他才能够忍下一时之气。

可见,初心,最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你有一种人生追求,还在于当你陷入困局时,你还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从而做出理性、明智的抉择。

而丢掉了初心的人呢?

当他陷入困局,遭遇侮辱、嘲笑时,他通常是没有第二选择的。

只会本能地意气用事。

这只会陷自己于更大的困局。

那么,人生注定只会走得很艰难。

所以,当你处于人生滑铁卢时,永远记住,任何选择,都不及选择保持初心更重要。

因为,它是你日后东山再起,唯一的选择,亦是你此时此刻还可以自我左右的唯一资产。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人生的另一大风险来自,当自己功成行满之时,对危险信号失去警觉性和判断力。

为什么说这样的话,风险也很大呢?

在现实世界里,当你功成行满时,明面上,必定会有很多人来捧你、抬你。

你若没有警觉性,对于这些来自外界的阿谀奉承,自然会感到舒适、自我感觉良好。

你不明白的是,实际上,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对你虎视眈眈,算计你。就盼着把你搞下去,或者把你口袋里的钱怎么弄到自己口袋中来。

为什么,很多明星到后面都会走向吸毒之路?

为什么,很多富家子弟,不小心就会走向赌博之路,输到倾家荡产?

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并不是玩物丧志那么简单。正是他们在“功成行满之时,对身边潜在的危险,陷阱,毫无觉察力。自然也就没有任何防范意识。

以至于,最终落入圈套,沦为别人的盘中餐。

这就是说,当你越是事业有成时,别以为人人对你笑脸相迎,点头哈腰,就是人人都敬佩你,认可你。

如果你不知道观其末路,防范于未然,你在他们的眼中,只是一块大肥肉而已。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很多到达人生巅峰时,都会选择功成身退

其实,这就是功成行满之时,懂得观其末路的表现。

张良是大汉帝国建立过程中不折不扣的功臣。


有人,专门整理了他对汉朝的十大贡献:
一是轻取南阳,清除后患。
二是智取峣关,进入咸阳。
三是退出秦宫,还军灞上。
四是利用项伯,化险为夷。
五是下邑画策,重用人才。
六是阻封六国,集中力量。
七是劝解刘邦,分封齐王。
八是废除和约,穷追项羽。
九是固陵建议,合兵垓下。
十是建都关中,万世基业。

所以刘邦在赏封功臣时,直接叫张良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食邑。

三万户作为食邑,是什么概念?

西汉时代,能够左右皇帝废立之事的大权臣霍光,其食邑总共也就在二万五千户左右。

你就可以想象张良当时在刘邦眼中的地位了。

但张良没有接受。

他选择的是一个又穷又小的地方,留县。这是他当初与刘邦相遇的地方。

他为什么这么选择?

其实,他非常清楚刘邦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当时的局势是什么。

那时候的刘邦已经是天下之主,没有敌人了。

那么,在朝的大功臣,就是刘邦最大的潜在威胁。

若是他真的选了三万户的齐地,那绝对不是他的福气,而是灾难。

刘邦后来再三让张良去朝中当官,张良都拒绝了。

他声称自己的身体有病,必须要在家调养,所以从此退隐。

因为这种认知境界,他是汉朝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这就是功成行满之时,懂得观其末路的经典示范。
 
我们常说:一生平安喜乐足矣!怎么做到?

就记住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这句话,足矣!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