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等等我 记忆中的小时候,我很不喜欢跟爸爸一起走路,因为他腿太长了,他走一步,我要走两步甚至三步,可是我没有喊:“爸爸等等我。”我就是这么倔强,那么小跑着,跟在爸爸屁股后面,回到家我就累了,什么也不想干。 如今我也成为父亲了,有时候,我也忘了自己是个大人,六六是个小孩,穿上鞋子就走,六六只要在她还没有穿好鞋子的时候,一定会紧张地大喊:“爸爸等等我。” 意识到的时候,我赶紧回:“爸爸不走,等你。” 等她穿好了鞋子的时候,我们就大手拉小手出门遛湾。 小孩子的节奏,怎么可能跟成年人一样呢? 小孩慢,慢,慢,我想玩 大人急,急,急,赶紧弄完别耽误我干正事 醒了不愿意起床, 起床了不愿意换衣服, 换了衣服不愿意吃饭, 吃完饭了不愿意擦嘴, 擦完嘴了不愿意下地, 下地了不愿意尿尿, 尿了不愿意换裤子, 换了裤子不愿意出门, 出了门不愿意回家, 回了家不愿意洗澡, 洗了澡不愿意换衣服, 换了衣服不愿意睡觉, 睡了觉了不愿意起床 。 。。 。。。 。。。。 。。。。。 。。。。。。 。。。。。 。。。。 。。。 。。 。 老父亲几乎每天都在催孩子中度过,慢慢的,意识到问题可能是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 在这种催促的情境中,小孩形成了对抗的情绪。 而对抗,是要消耗意志力的(推荐一本书《意志力》)。 可能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没有陪她玩够,玩够了,她就不会处于焦虑急躁的情绪中。 小孩的精力怎么这么旺盛? 我和六妈,都得接力,一个休息完另一个接着陪,都还不能消耗完她的电量。 上周送她去托婴中心上了三天课,想是看看别人怎么专业带孩子,顺便也稍微解放一下自己,可以有一两个小时写点文章,六妈也可以好好睡个午觉。 结果吧,孩子在身边觉得忙叨,不在身边吧,一天就记挂着她。 这倒好,第三天(即上周四),托婴中心说有户外活动。 其实吧,就是在小区的草坪上铺个垫子,一起吃点零食,唱个歌。 我和六妈跟了一路,一个早上就打发掉了,那天还晒,六六一身的汗。 玩得可累了,下午接回家的路上,就打瞌,可不敢让她睡,四五点睡,晚上可怎么办? 当晚很早就睡了,结果睡到凌晨两三点,六妈拍拍我的腿(我和六妈现在轮流晚上哄她睡觉,当晚我在小卧室睡),六六发烧了,38.5度。 不得不说天天看发烧,这个几乎成了我的强项,脑子过一遍,三伏天,早上户外,大汗,我还给她手持小风扇吹了会脑袋,晚上洗澡又稍微玩了一会水,这几天吃了不少零食。 这是暑湿外感,有点食积。 摸摸身上,汗粘粘,有湿,但小脚热乎,表明湿阻得不严重。 想想家里的药。 我选了午时茶颗粒(风寒湿外感夹积可以用,甚至轻微湿热夹积亦可用)。 冲了一袋,给她喝了下去。 早上七点多的时候,我去上班,六妈说,体热大概是37.5度,我看体温往下走,就放心地去上班了。 一个多小时后,给我留言说,早上我上班后,她拉了两泡屎,酸臭,己不发热了。 我就安心地坐诊,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我就飞奔回家。 回到家,抱她的时候,感觉她的体温还是热,就是那个从里面往外透着热的感觉,说不上来,一抱就知道,虽然不发热,但是还能感觉里热,汗也粘粘。 中午又给冲了一包午时茶。 午睡到了三点多的时候,体温有点高37.3度,这是因为,小孩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好,体温会随气温的上升而上升,下午三点多,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想想,可能积没清干净,又给喂了小柴胡加大山楂颗粒。 基本上,就不再发热了。 只是后面几天,鼻涕有点浓,又喂了三天上焦宣痹汤,鼻涕转清了。 这几天外面太热了,基本上就窝在家里,转眼一周就过去了。 还时不时的挂点鼻涕,没怎么管她了。 但感觉还是应该在家里好好呆着。 想说不要光顾着催孩子,要讲方式,这一扯,又讲到发烧去了。 催孩子,会消耗孩子的意志力。 这里讲这个“意志力”,最好理解成一种能量和一种能力。 一个人要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时,需要专注力,这就是意志力的一种。 如果他把这个意志力花在对抗家长的催促上,那么他做其他事的意志力,就不够用了。 说白了,就是精力不足以支撑做作业、听课或其他活动,就会分神。 精力是有限的,要用在刀刃上,比如做作业、听课。 而做作业的时间,不能太长,中间一定要有休息,连续的做作业听课,会把意志力消耗过度,不好恢复。 这就像是手机的电量一样,不要一下子用完。 休息相当于回充一点电。 睡眠相当于大充电。 我们大人,很多时候,要重新学习小孩子节奏,被催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今天讲得很笼统,如果想再了解,我建议还是读一下这本书《意志力》 不过书上讲的补充意志力的一种方式,是补充葡萄糖,我认为段位太低级了。 换我们中医一看,健脾补肾化痰透热平肝,这几招一上去,基本上小孩子的注意力就提升了,我是临床上这么做的,真实经验,不是吹牛。 今天这篇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主要是在陪娃的时候写的,最后靠让她看《瑞奇宝宝》,我才收了个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