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第五章 第7条

 医贵仁心 2019-09-01

第7条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

子恒试注

本条主要论述气虚历节的病因病机。肥胖的人,脉象涩而小,伴气短,自汗出,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原因是平素嗜酒、水湿内生而肥胖,脉涩;脾肺气虚、腠理不固而气短自汗出,脉小;汗出当风,外风内湿相合,入侵关节而成风湿历节病。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与第5/6条同讲。

趺阳脉浮者风也,脉滑者谷气盛也。汗生于谷,而风性善泄,故汗自出。风血相搏者,少阴血虚而风复扰之,为疼痛如掣也。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者,形盛于外,而气歉于内也。自汗出,湿复胜也。缘酒客湿本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盛人脉盛,不应涩小;盛人气长,不应气短。今盛人脉涩小,短气,是形气脉息不合也。审其证,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询其由,得之于饮酒汗出当风也。此又发明历节不止一端之义也。

【集注】

徐彬曰:盛人,肥人也。肥人湿多,脉得涩小,此痹象也。于是气为湿所搏而短,因风作使而自汗,气血为邪所痹而疼痛不可屈伸,然肥人固多湿,何以脉骤涩小,岂非酒湿困之乎?何以疼痛有加而汗出不已,岂非湿而挟风乎?脉证不同,因风则一,故曰: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

肥盛之人,营卫本盛旺,忽而脉候涩小,短气自汗,历节疼痛,不可伸屈,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感袭皮毛所致。风性疏泄,故自汗出,风泄而卫闭,故脉涩小。经脉闭塞,肺气不得下达,故气道短促。《素问》:饮酒中风,则为漏风。以酒行经络,血蒸汗出,益以风邪疏泄,自汗常流,是为漏风。汗孔不阖,水湿易入,此历节伤痛之根也。

清·曹颖甫《金匮发微》

与第5/6条同讲。

此节前半节以趺阳、寸口之脉求出历节根原。寸口即手太阴动脉,陈修园本作少阴者,误也。趺阳脉在小儿系鞋带处,为胃脉之根。趺阳脉浮而滑,浮为阳气外出,滑则为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按宿食篇云:「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外汗出而内有宿食,有似阳明府病,未可定为历节,故此证当并取决于手太阴动脉。太阴脉浮为风,邪在太阳,弱为血虚(营气不能上承,与前证略同),风气着于肌理,则湿邪凝冱而血为之痹,然但专就寸口而观,可决为汗出当风,终不能断为酒后之汗出当风,盖饮酒汗出当风,其肌肉先痹,此时不用桂枝汤以发之,则湿热蒸于内,而腑浊不行,趺阳之脉,因见浮滑。脾主四肢,为统血之藏,湿热壅于胃,则脾阳不达于四肢,于是营血内停,风湿乃日流于关节,手太阴动脉因见浮弱(太阳病中风,脉本浮缓,湿痹于外,血之热度愈低,乃变浮弱)。风束于外,湿不得泄,湿与血并,遂成阴寒,故疼痛如掣,此为历节之第二因。盛壮之人,多气与血,脉当浮滑而大,反见濇小者,湿胜而脾阳不达也。短气者,酒湿伤肺也。自汗者,风主泄也(观中风有汗可知)。汗本太阳寒水,随阳而出,瘀湿内停,则寒湿不随汗解,未尽之魄汗,一受外风,遂与湿并而流入关节,故手足节骱处,疼痛不可屈伸,此为历节之第三因。

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

此内湿外风,表里合病也。体盛之人,脉应盛而反涩小,即知正虚湿盛之故。因素积酒谷湿热,热蒸腠理开而招风内袭挟痰痹着胸间,则为短气。风邪入胃,内湿合蒸,则自汗出。然表风连胃,内湿应经,风湿交合于关节之间,故历节疼,不可屈伸。此饮酒汗出当风,内外合邪所致病也。

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

与第5/6条同讲。

亦有湿热在内,因风而成历节者,难以一言括其病由,惟以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八个字,浅浅言之,人可共晓。然致之则不三:一曰在胃,胃脉取之趺阳,若趺阳脉浮而滑,滑本主实,今诊其脉,滑则知其谷气之实,然则谷何以不行而实,岂非酒湿先伤之乎!浮为阳象,今诊其脉,浮则知其胃热而汗自出。然则胃何以致热,岂非风搏其湿而化热乎。

一曰在肾,肾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若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然则,风何以得至于少阴?岂非因酒湿挟风乘之乎?

一曰肥盛之人,若肥盛之人,其脉不滑而为涩小,便知因湿阻滞而短气,因风作使而汗自出,风湿相搏,则历节疼不可屈伸,然则,肥人多湿,其脉宜滑,今何以骤见涩小?岂非酒湿困之乎?且汗出之后,其痛宜从汗而解,今何以汗出而疼不可忍?岂非湿而挟风乎?三证不同,而因湿热而受风则一,可以一言断之曰,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本条是论述历节病的病因和病机。病人阳气不足,湿气较盛,所以短气。阳气不固,所以自汗出。汗出则腠理空虚,又饮酒出汗,腠理大开,风邪侵入,与湿邪相合,流入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所以脉涩小,关节疼痛不可屈伸。

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这又是一个原因。盛人就是身体挺强壮的人,挺胖的,脉不应该涩小,脉涩小者,总是湿盛血虚的样子。短气、自汗出,这个短气,咱们也讲很多了,里有水的短气,自汗出又有热,就是湿热内盛,这是指喝酒人说的,喝酒人内里头有湿热了,酒这个东西蕴湿蕴热。那么里头湿热盛,常出汗,他再不注意,汗出当风,也容易得历节疼、不可屈伸这种病,这我们讲风湿相搏,前头也讲过了。

所以出汗不要当风,人总是犯这个毛病,乘乘凉,尤其现在有电扇,流汗了吹一吹,这最坏了。汗这个东西啊,有很多毒素,是废物嘛,应该排出于液体的废物,它往外出,出外头就是汗,在内含着就是湿。如果为风所闭塞,该排出的东西排不出来了,使它郁于皮肤之内,一次不要紧,久而久之,这个东西多了,留在里头,流入关节,它就促成那个地方的发病,得风湿关节炎,更厉害的,就是历节疼,这又是一种原因。没有别的病,就是好喝酒,汗出当风,又不知道摄生,就容易得这个病。到这,举了几条,都是容易造成历节疼的。底下,就是具体证治了。

其他医家

《金匮要略论注》:“若盛人,肥人也。肥人湿多,脉得涩小,此痹象也。于是,气为湿所搏而短,因风作而使自汗,气血为邪所痹,而疼痛不可屈伸,然肥人固多湿,何以脉骤涩小,岂非酒湿困之乎?何以疼痛有加而汗出不已,岂非湿而挟风乎?脉证不同,因风则一,故曰: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金匮要略诠解》,作者/刘渡舟;《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全章内容

第1条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第2条: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第3条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风引汤除热瘫痫。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头风摩散方。

第4条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第5条: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第6条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第7条: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第9条: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矾石汤。治脚气冲心。

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近效方》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熟读成诵

第7条: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