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美曲塞鞘内化疗治疗NSCLC脑膜转移一期临床结果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9-01

吉大一院潘振宇等在最新一期《Frontiers in Oncology》报道了培美曲塞鞘内化疗治疗NSCLC脑膜转移一期临床(NCT03101579)结果。

入组标准

(1)复发或进展的肺腺癌脑膜转移;
(2)之前接受过鞘内化疗,不论有无其它脑膜转移治疗;

(3)年龄18-75岁;

(4)没有重度的肝肾功能异常,肾小球滤过率>80 mL/min,白细胞计数≥3.5×109/L,血小板≥100×109/L;

(5)没有其它严重慢性疾病;
(6)没有严重畸形。

排除标准

(1)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严重脑病,中度或重度昏迷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小于9分;

(2)之前鞘内化疗导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比如化学性脑膜炎;

(3)二周内接受过化疗或新的靶向药物治疗;

(4)其它不适合本研究的原因,比如致命或广泛的系统性疾病,精神疾病和依从性很差等。

※研究设计

根据大鼠模型,鞘内注射10mg培美曲塞至脑脊液(体积约为250mL)中时,药物峰值浓度为40µg/mL,低于培美曲塞半数抑制浓度值(0.191µM)和静脉注射培美曲塞500mg/m2时的血浆峰值浓度(100-200µg/mL)的一半。因此本研究选择培美曲塞10mg作为起始剂量。

培美曲塞在大鼠脑脊液中的初始半衰期为0.43小时,终末半衰期为1.43小时。大鼠模型使用鞘内注射培美曲塞二周,每周二次的方案。

※治疗方案

考虑到患者之前接受过其它鞘内化疗,为避免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的治疗方案由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组成,见图1。

100mg培美曲塞溶解于100mL0.9%生理盐水中,根据使用剂量(10mL,15mL或20mL)抽取。培美曲塞和地塞米松(5mg,2mL)通过腰椎穿刺同时注射到脑脊液中。

从第一次鞘内注射起至结束后21天内,每天口服400µg叶酸。

第一次鞘内注射时,肌注一次1000µg B12

剂量爬坡方案:起始剂量10mg,递增剂量15mg,最大剂量20mg。

剂量限制毒性定义为3级神经毒性或4级其它毒性。

临床试验过程中允许继续使用入组前所用的靶向药物,必要时,糖皮质激素和降颅压药物也允许使用。

※患者特征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一共13例患者入组,见表1。中位年龄55岁,4名男性,9名女性,EGFR突变10例,ALK融合1例,中位KPS评分30分,脑膜转移相关症状均持续1周以上,其中5例患者持续恶化中,脑脊液阳性率100%,其中有12例核磁影像显示脑膜转移。

※研究结果

治疗概况见图2,治疗结果见表2,不良反应见表3。

13例患者一共进行了72次培美曲塞鞘内注射,中位值6(范围2-8)次。62%的患者KPS评分改善,没有发现脑脊液(CSF)转阴的患者,77%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核磁影像缩小2例,稳定6例,增大1例,未评估4例。按RANO标准,有效率31%,疾病控制率54%。

所有患者随访至少4个月,直至死亡或2019年1月。中位神经系统无进展生存期2.5个月(范围0.3-12.5月),中位生存期3.8个月(范围0.3-14月)。12例患者已死亡,其中9例死于颅内进展,1例死于全身进展,1例死于不良反应,1例死于癌症无关原因。

培美曲塞10mg确定为本研究的最大耐受剂量。推荐剂量方案为培美曲塞每次10mg,每周1至2次。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毒性、脊神经根炎和肝转氨酶升高。最开始,患者并没有使用叶酸和B12,10mg组3级以上骨髓毒性比例高达57%,为此修订了研究方案,3级以上骨髓毒性比例下降至17%。

※药代动力学
见图3,培美曲塞鞘内注射后,血浆药物达峰时间为4-12小时,终末半衰期为5.24-11.51小时,个体差异很大。没有迹象表明培美曲塞在脑脊液中蓄积。未分析培美曲塞在脑脊液中的半衰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