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人居署与成都市规划局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成都市少城片区有机更新规划导则》,已通过专家评审。9月6日,市规划局与青羊区政府联合发布《成都市少城片区有机更新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未来,少城将建设成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社区示范区。 《成都市少城片区有机更新规划导则》 成都“少城”是成都大城的子城,始建于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康熙五十七年,又在大城西南另建小城,以驻八旗兵丁,这就是满城,也称“少城”。从1718年到2018年,“少城”延续300年的59条街巷,犹如鱼骨状排列,成为了少有遗存的老成都“精神家园”。 “少城”见证了成都两千多年 城名未改、城址未变的变迁 其“鱼骨状”街巷格局也传承了三百年 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千年城池少城的永恒记忆 联合国人居署将助力少城如何改变 ? 一起来看看! 《导则》的适用空间范围为北至西大街、八宝街,南至蜀都大道,东至东城根街,西至西郊河,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千年城池 少城,历经沧桑的千年城池 过去的少城 现在的少城 虽然少城片区历经沧桑变迀 但满城之后少城总体城市格局 始终没有大的变化 街巷平行的鱼骨式结构 串联起了少城历史的精神脉络 在这里,成都人总能找到家的感觉。 成都市规划局张佳副局长谈到,《导则》深入贯彻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推进城市中优部署,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以文脉彰显、空间宜人、生活宜居、生态优良、产业升级为目标,构建了少城片区有机更新在规划、建设、管理阶段的规则框架,将推动少城片区内有机更新的有序实施。 对于少城片区历史遗存保护 将从三个方面开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从30公顷扩大到133公顷 按照《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对应的管控要求,对少城历史文化街区所划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区域进行严格保护。 ![]() ▲少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示意图 街巷格局整体保护 以历史地图为参考,通过道路不改线、不拓宽等方式对少城“鱼骨状”路网格局进行严格保护。 历史文化资源点保护 ![]() 根据《导则》,将严格保护少城片区内的2个遗址、6个文物保护单位、11个不可移动文物、1个工业遗产和21处古树名木。 ![]() ▲成都画院、少城组合学校旧址、长顺上街118号砖楼等 除了保护历史遗存 还将对历史文化活化利用 ![]() ▲营造文化景观 ![]() ▲举办文化节庆活动 市井生活 少城,市井生活的公共空间 ▲泡桐树街的文艺小店 少城本就是成都最有生活气息的城区 不但需要在有机更新中保留这一特质 还要让少城变得更加宜居 在巴塞罗那、巴黎等欧洲城市,在街边喝咖啡、吃一顿早午餐是最平常不过的惬意生活方式,欣赏街边小店橱窗摆设、店面设计也是游客旅游的看点。 《导则》提出,以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空间为着力点,营造凸显特色、彰显品质的生活场景。为延续具有成都味道的消费场景,在特色商业街道允许引导商家形成有秩序、有特色的外摆空间。 鼓励生活消费业态提档升级 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街道外摆也将更有秩序、更有特色 ![]() 24小时便利店、蔬果超市 智慧零售店等新业态将更丰富 ![]() 24小时便利店 1 ![]() 蔬果超市 2 绿地广场、特色街道将更多 ![]() 老年人关爱社区、儿童友好社区 年轻人活力社区 不同人群都将享受到 更有针对性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成都味道 少城,地道生香的成都味道 旧时是成都出名的公馆一条街 现在则成为了成都人私藏的美食综合体 行走在奎星楼 不光能够感受少城文化 更能满足你的味蕾 少城本就是成都最有生活气息的城区 不但需要在有机更新中保留这一特质 还要让少城变得更加宜居 ![]() 文创产业 少城,创新繁荣文创产业 新经济、新产业是促使旧城再次焕发生机、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要素,根据《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总体规划》,少城片区将以发展文博艺术产业为核心,同时发展影视娱乐产业和音乐演艺产业,围绕文创产业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 ![]() 根据《导则》,少城片区有机更新将分区域明确发展导向。 确定以宽窄巷子为核心的周边街道发展文博艺术类功能业态。 以奎星楼街、斌升街为核心的周边街道发展影视娱乐及音乐演艺类功能业态。 ![]() 此外,《导则》鼓励发展艺术品原创设计、艺术展示、戏院剧院、特色餐饮等功能业态,鼓励文博艺术、音乐演艺类文创企业,文创孵化器、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等产业服务平台入驻。 为给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条件 《导则》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与建筑功能置换 ![]() ▲在原川台旧址通过建筑功能置换建设的少城视井产业区 《导则》还鼓励形成小型化、特色化的业态形式,禁止沿街面形成大卖场、大商业。 ![]() ▲宽窄巷子内的小型化、特色化业态,图为见山书局。 更新再生 少城,街巷有机更新再生 《导则》 借鉴了巴塞罗那大街区规划的成功经验 如何提升少城片区的慢行体验? 更新通行体验 特色街道“慢慢行” 为倡导绿色出行,《导则》提出,根据街道主导功能及特色,将少城片区街道分为通学优先型、综合交通型、步行专用型、休闲娱乐型、生活服务型、环境特色型6类,并制定针对性的道路断面改造指引。此外还将设置夜间路边停车位等缓解少城停车难问题。 ![]() 《导则》提出,鼓励增加纵向通道,方便市民出行。鼓励单行化组织,释放慢行空间。此外,还鼓励对道路交叉口进行“人本化”改造,以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鼓励道路交叉口的人本化改造:鼓励道路交叉口缩小缘石线半径以减少行人过街距离,幵引导设置车行减速带,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鼓励单行化组织,释放慢行空间:鼓励在交通测评的基础上对部分道路进行单行化组织,缩小车行道空间,增加慢行空间。 鼓励增加纵向通道,方便居民出行:少城内街道以东西向道路为主,鼓励在局部地块改造时增加连接东西向道路的纵向通道,方便少城居民出行。 ![]() 专家说少城 少城有机更新将令世人景仰 联合国人居署高级规划专家萨尔瓦多·方德罗 此次和同事到成都参观了少城片区3条示范街 住宅立面和行人空间的改善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萨尔瓦多·方德罗: 我对少城的第一印象是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一块“绿洲”、一座城中之城,与数百年前建成时的样子保持一样。未来,少城需要继续改善居住空间品质,并监测人口的社会结构,确保保留邻里人居环境的独特性,这将是少城最宝贵的资产。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城市可以参与规划马拉松比赛,那就是成都,少城有机更新将成为令世人景仰的成功故事。 十里珠帘都卷上 少城风物似扬州 鱼骨街巷后 最是成都的滋味 这样的少城你喜欢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