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哲学思想。七版教材中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分开来讲,成为独立章节,回顾历年考点及考题,每年必考,尤其是在五行特性、相生相克、制化与胜复、相乘与相侮、母子关系以及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因此本节为重点,应引起广大考生重视,着重复习。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这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考点,此考点重在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五脏的一些生理特点,考题也多次涉及,复习此考点要深刻理解“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等几句经典的含义,为此专门总结为下表,方便复习和记忆: 
答案与解析:ABCD。本题考查了五行的特性及脏腑中肝的生理特点,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一道较好的题目。根据木的特性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肝属木也具有升发主疏泄的特点,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而肝主藏血属阴,阴阳相济,故肝有体阴而用阳的特性。肝具有调畅情志的特点,肝喜条达。 答案与解析:ABD。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五行特性“木曰曲直”与肝的生理功能属性比喻、归类的理解和掌握。树木具有可曲可直,枝叶条达,并有升发的特性。人体的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主疏泄的功能,故肝属木。这些生理功能和特点,可与木性曲直相类比而被归属于木之系统,故其正确答案是A、B、D。干扰项C、肝藏血而调节血量,血属阴而濡养周身,肝藏一定血量,可制约阳气之升腾,此与“木曰曲直”无法类比和归纳。 答案与解析:ACD。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五行特性“土爰稼穑”与脾的生理功能属性比喻、归类的理解和掌握。”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脾有运化水谷、水液,为气血生化之源正是体现了五行中“土”的特性,而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未能体现此种特性。 编辑:木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