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基】20考研进行时-第278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9-01

五行学说(四)

考点六: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肝属木

木曰曲直,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之性。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之功。

心属火

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

脾属土

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肺属金

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肾属水

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考点七: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击破

以五行相生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肝木之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肃降之太过:火克金

脾主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

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阐述五行相生、相克及制化理论在五脏关系中的应用,比较容易掌握,要求熟练即可。

考点八: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考点击破

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

子病及母: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

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

相侮:反向克制致病。如“木火刑金”和“土虚水侮”。

考点点拨

此考点考查五行理论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相乘及相侮在五脏病变上的运用,一般掌握可可,考生可结合上面的图表来复习。

考点九:用于疾病的诊断

考点击破

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弦,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

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

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五色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色脉合参   

得相生之脉为顺

得相克之脉为逆

考点十:用于疾病的治疗

考点点拨

此考点非常重要,尤其是由五行理论确立治则治法上的运用,需掌握依据五行相生规律所确定的常用治法,包括: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常用治法,包括:抑木扶土法、培士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考点十一: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考点击破

(1)阴阳学说的特点  

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即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就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就认为人和自然又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体。

(2)五行学说的特点  

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所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五方、五季、五化等都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而是一个整体。

二者的运用  

在医学领域中,非常强调二者综合运用。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得到较好的阐释。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则必及阴阳。在分析研究和探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时,必须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正确认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真枪实练

1-2题共用选项

A.培土制水

B.抑木扶土

C.实则泻其子

D.虚则补其母

1.肝火炽盛,有升无降的治法是(单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临床上依据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的治疗原则是补母与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肝火炽盛采用的是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通过“心受气于肝”,“肝气舍于心”的机理,用清泻肝火的药物外,配上清泻心火的药物。

2.脾虚不运,水湿泛滥的治法是(单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临床上依据五行相克的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脾虛不运,水湿泛滥采用的治法是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又称坉土利水法。

3.抑木扶土法的理论基础是(单选)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确立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五行正常的相生相克规律之上的,A选项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相克。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4种。

4.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者,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单选)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此题旨在考查五行理论的应用。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和心为母子关系,心肝火旺是实证,故治则应为泻子。故选C。

5.“抑木扶土”法适用于(多选)

A.脾失健运  

B.胃失和降  

C.肝气犯胃  

D.肝旺脾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D。此题旨在考查五行学说对疾病的指导。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属此法范畴,适用于木旺克土之证,表现为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或秘或溏或脘痞腹痛,嗳气,矢气等。

编辑:青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