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接组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19-09-01

连接组 来自每天听书会 25:00 文稿内容共计 3813 字,点此 ↑↑↑ 25 分钟听完

【 除了基因组之外,还有一个连接组,它们会共同决定 “你” 为什么是 “你”。】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们就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开展着永无止境的探索。在近年的脑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基因组之外,还有一个连接组,它们会共同决定 “你” 为什么是 “你”。

针对连接组的探索才是真正揭示大脑运行机理的钥匙。只有开展连接组学研究,才能更好地在大脑中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更准确地研究记忆的本质,更有效地研发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药物,并为人体冷冻和意识上传这类试图实现人类永生的技术提供更可靠的评估标准。

本期音频介绍了从 19 世纪的颅相图到如今的连接组学等一系列大脑功能研究的成果。本书作者承现峻是韩裔美国人,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目前就职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与计算机科学系。他的研究涉及了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等诸多领域。2010 年,承现峻在 TED 论坛上以 “我是我的连接组” 为题向全球听众发表了一次精彩的演讲,从而将 “连接组” 这个概念带入了大众视野。

来看看《连接组》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哪些新的知识。

你将听到:

1. 大脑功能的研究历史。

2. 开展连接组学研究所需要的技术储备。

3. 连接组学能为脑科学研究带来哪些进步?

4. 为什么说连接组学可以提高治疗精神类疾病药物的研发速度?

5.连接组可以用于评估实现人类永生的各种方法的可靠性。

关于作者

承现峻,韩裔美国人,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目前就职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与计算机科学系。他的研究涉及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等诸多领域。2010 年,承现峻在 TED 论坛上以 “我是我的连接组” 为题向全球听众发表了一次精彩的演讲,从而将 “连接组” 这个概念带入了大众视野。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承现峻教授首先回顾了大脑功能的研究历史、近年来连接组学的崛起过程及其对脑科学研究的重大推动作用,紧接着介绍了连接组学如何指导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药物研发,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对人体冷冻和意识上传这两项推动人类走向永生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核心内容

本书认为针对连接组的探索才是真正解开大脑运行机理之谜的钥匙。只有开展连接组学研究,才能更好地在大脑中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更准确地研究记忆的本质,更有效地研发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药物,并为人体冷冻和意识上传这类试图实现人类永生的技术提供更可靠的评估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