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和远方】庞茂琨丨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下的表达与呈现(2019人物写生现场)

 柠檬汽水1 2019-09-01

庞茂琨 

 1963年生于重庆,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文联副主席、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2019人物写生现场

2018人物写生现场

人物写生作品  2018年


人物写生作品  2018年

局部

局部



人物写生作品  2018年

局部


安娜

布面油画 80×60cm 2018年

小雪No.4

布面油彩  60×50cm  2018年


妮娜

布面油彩  50×40厘米  2018

仲夏

布面油彩  120×100厘米  2018

《红衣女》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局部

局部

局部

苗族姑娘之一

80cm×6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绿衣女

80cm×65cm 布面油画 2017年

镜前女孩

120×11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穿灰裙子的女孩

16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拿苹果的女孩

 布面油画  80cm×65cm  2014年

女孩肖像之一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冰岛女人

76cm×61cm  布面油画 2010年

姑丽尼尕尔与胡西那玛

 120cm×100cm 布面油画2012年

黑人女孩

 84cm×69.5cm  布面油画  2010年

人物写生作品

嘉宾席

120x160cm  2015年作

《遐想》

180cmx280cm 2012年

《老鹰茶的滋味》

180cmx280cm  2013年

《过客之一》

180cm×260cm  2014年

墨尔本幻游记

180*280cm  2013年作

《镜花缘之二》

 160cmx120cm 2013年

听海者

200*160cm  2013年作

《纳西索斯》

160cmx200cmx2 2015年

花季未了之六

100x80cm  2012年

花季未了之五

100x80cm  2012年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总是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原本静穆的古典画风也被他赋予了一种别样于日常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这样的艺术气质不仅仅代表着个人化风格的建构与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庞茂琨创作的肖像画给人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他的图像源于经典绘画,又疏离于经典绘画。他的肖像画触及到对经典绘画的延展,即通过对经典绘画的挪用和重置以达到解构和建构。庞茂琨之所以用折叠的肖像,是因为它蕴涵其中的形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并存或交错,甚至与他者的相遇和交流。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不仅有对经典绘画语言的沿用,而且也有对其图像秩序的同化(assimilation)。虽然是肖像画,但画家的视点找到了图像谱系和当代语言的交汇界面,因为挪用和重置的方法使画面聚合了时间、空间、自我、他者、历史、当下的内在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庞茂琨面对肖像画进行语言的再编码,并确立了明确的个人艺术风格。他的肖像画涉及这样几方面的问题:凝视与被凝视、经典与古典化、挪用与重置。

抱貂的女人

80x65cm  布面油画  2017 

庞茂琨的2017年作品《抱银貂的女子》,即对达·芬奇原作《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54.8 cm x 40.3 cm, Czartoryski博物馆藏)的挪用与修改。在原作中,达·芬奇生动描绘了这位贵妇人瞬间转向左方的脸庞,呈现出高贵沉静的完美气质,怀抱毛色光润且栩栩如生的白貂则象征人物的尊贵身份。面对这样一幅经典之作,庞茂琨模仿前人图像,但又修改和补充其构图和造型,以求新的意旨。他把凝视左方的贵妇人的双眸修改成左眼紧闭,右眼凝视正前方,犹如挤眉弄眼做鬼脸一般。这种凝视似乎暗示出正处于画中的人物对立面的“我们”—与画框之外的观看者(不同观者)凝视的相遇和交流。除了这一俏皮式变化,她的衣着则被画家刻意增添了一件披在身上的黑色皮夹克,其隐喻的时尚性和当代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庞茂琨充分利用光线和阴影把妇人的头颅和脸庞处理的优雅而柔美。然而,仔细观察,他似乎有意把贵妇人抚摸在白貂上的手拉长,变得修长而优美。他以挪用和戏仿之法在应战经典和重现经典过程中延展或重构出新的图像语言。所以,他的作品是关于绘画的绘画。

维拉斯贵兹的客厅
手稿 38x57cm,纸上铅笔、色粉,2017

委拉斯贵兹的客厅

180x280cm  布面油画  2017

庞茂琨创作的《委拉斯贵兹的客厅》(180x280cm 布面油画 2017)是对委拉斯贵兹于1650年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挪用、重置和修正。追溯原作中的人物,他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Pope Innocent X)。教皇邀请委拉兹贵兹绘制了这幅肖像。在这幅肖像中,画家准确抓住了人物瞬间复杂的内心和精神状态,既表现了教皇刹那间流露出坚定凶狠狡猾的神情,又通过刻画他放在椅子上两只软弱无力的手表现了其精神的虚弱。另一方面,画面上火热的红绸缎渲染了宗教般的庄严感,而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然而,庞茂琨以给经典画面注入荒谬性来改变其话语秩序。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画入与教皇对谈的状态,这种修正改变了原画自身的内涵,似乎暗喻了宗教问题的讨论——今天欧美与中东的冲突,与其说是文明的冲突,倒不如说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然而,画家自身是否有一种佛教的象征不得而知,但至少预示着某种对话和协商的意味。这是一种荒谬式、非神圣式和补充式的戏谑和重构(如庞茂琨其它的作品《格列柯的天空》、《阅读者》和《对应的肖像》亦是如此),其时间、空间、人物、故事等都被画家所“篡改”或“修改”成另一种叙事,给观者带来了更多的想象、联想和思考。这幅画表现出了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睿智的思维。

折叠的肖像NO.13

22.5X30cm  纸上铅笔  色粉  2016—2017

折叠的肖像NO.8

22.5X30cm  纸上铅笔  色粉  2016—2017

在画面结构上,他不画背景,只注重人物肖像本身的表现。庞茂琨还精心安排人物正面构图,不仅把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而且甚至把由习作到创作的传统程序颠倒过来。他往往先画油画,后画素描。他的素描主要以线造型,他以不涂任何调子而充分表现出光的效果。在表现明暗和逆光时,仍以线为主的图像语言,其暗部处理接近平涂。他的素描充分体现了其绘画性。

——黄笃

本文摘取自《折叠的肖像》

她与我

35x40cm 布面油画 2017

格列柯的天空 手稿

38x57cm,纸上铅笔、色粉,2017

格列柯的天空 

12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对应的肖像

  65x50cm x2 布面油画  2017

阅读者  

12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戴眼镜的圣女 

116x91cm  布面油画  2017  

再古典NO.5、6 

38x29cmx2 纸上铅笔、色粉 2017

折叠的肖像NO.16、17 

 22.5X30cmx2 纸上铅笔  色粉  2016—2017 

折叠的肖像NO.2、3 

22.5X30cmx2 纸上铅笔  色粉  2016—2017

再古典NO.7 

35x24cm,纸上铅笔、色粉,2017 

再古典NO.4 

38x57cm,纸上铅笔、色粉,2017

折叠的肖像

22.5X30cm×20 纸上铅笔、色粉 2016—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