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儿子都进斯坦福!这位妈妈总结了10个教育方法,让孩子受益一生

 水墨苕溪 2019-09-01

本文首发小十点

什么是教育?

一千个家庭或许有一千个回答。

前两天看到一段视频采访,女主角是香港女星陈美龄。

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在70年代,她可是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的当红巨星。

不过她还有另一个更被大家所熟知的身份,就是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的妈妈。

当年红极一时的她,在事业的最巅峰选择暂别歌坛,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 

在毕业之后结婚生子,仍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同时攻读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

回想那段时光,陈美龄说:

“真的很辛苦,没人能帮我。

早上带着他们一起上学,送到托儿所,然后我去上课,课间跑去喂奶,然后再跑回去,跑来跑去,他们睡着了之后再去读书。”

在自己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又把这份教育理念传递给了孩子。

她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育孩子,3个儿子也很优秀,全部都被世界顶尖大学斯坦福大学录取,一时轰动了社会。

从一线歌星到教育博士,到三个斯坦福儿子的妈妈,陈美龄完成了自己传奇身份的转变。

很多人问她:“把三个儿子都送入斯坦福,你是怎么做到的?”

在采访中她坦言,自己是个有明确目标的“教育妈妈”。

教育,是一个教会孩子做梦的过程。

告诉孩子世界上有许多可能性,给予他为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识,使他抱有朝着梦想大步迈进的勇气。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吃的苦不比任何一个家长少,但每一个坎,她都过来了。

一个优秀的父母不仅决定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决定孩子将来能走多远。

因为好的家庭教育,足以让孩子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美龄在采访中总结了自己教育孩子的“10个不要”,也希望能对每一位父母有所帮助。

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叫做“别人家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闪光点,而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也只能看着他们的背影。

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83.4%的受访家长有过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行为。

大多数父母认为,我是为孩子好。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身上的不足。

殊不知,这种比较正在一步步摧毁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最独特的存在。

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别人家的。

想让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请先让自己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费劲了心思,甚至想出了各种物质奖励的方法,希望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但是渐渐地,这种奖励开始变味了,孩子反过来开始提出了条件才愿意去学习。

教育专家尹建莉提出:“不要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

正确的奖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但是错误的奖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问题。

最好的奖励,应该让事情变得更加有意义。

奖励本来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该成为一种交易。

不要制定每天时刻表

很多人说,应试教育考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父母开始焦虑,企图操控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定制各种学习计划。

这样,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蒙台梭利的的教育理论认为:

如果大人对孩子干预过多,他们的生命力被压抑,就会逐渐失去自主的愿望和能力,这对于孩子的内在成长是毁灭性的伤害。

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但是除了学习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学习还难的问题。

不要给孩子报太多课外班

现在的父母,谁的身上不是背着几个课外班的债呢。

但这真的是孩子所喜欢,还是只是父母给孩子套上的枷锁?

最后变成孩子行尸走肉的学习,父母心力交瘁的接送。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在天赋和兴趣,只有通过兴趣产生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孩子喜欢地理,那就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

孩子喜欢历史,那就带着孩子一起膜拜古迹。

与其填鸭式的教育,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如给孩子多给一些陪伴。

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选择,最好的选择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但这一点,往往很多父母做不到。

大到上什么学校,小到穿什么衣服,父母总是习惯为孩子包办一切。

我们总是以过来人的眼光看到问题,却忘记了孩子也要学着长大。

孩子们该走的弯路一个都不会少,该撞的南墙一个挨一个。

不管最后是成功或者失败,这段旅程的意义就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引导他们走得更远。

“不要嫌性教育太早


很多父母,对此总是不以为然。

可是当儿童性侵事件一次又一次发生的时候,他们才开始后悔,可是已经为时晚矣。

你嫌性教育太早,但是坏人不会嫌你孩子太小。

这是世界,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降临,我们唯有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也是父母最该教给孩子的教育,没有之一。

不要打骂孩子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观点。

打骂,只能让孩子尽早的认错,但他们真的明白事情的原委吗?

很显然不是的。

孩子认错,只是为了尽早结束这一场责骂,并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

父母情绪的失控,简单粗暴的方式,永远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和认可。

任何一种惩罚、责骂都只能是暂时、表面上的效果。

教育孩子,不是一时的过程。

一个聪明的妈妈,绝不会暴力表达对孩子的爱。

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唯有细心浇灌,静待花开。

不要对孩子说谎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下意识地说出了善意的谎言。

但是谎言就是谎言,即使是为孩子好,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依旧只能是一个谎言。

孩子早晚会长大,而当初的谎言也有真相的一天。

当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不再,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时,父母应该和孩子说明其中的原因,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早晚会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在这之前,请先让孩子学会诚信。

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工作和家庭,是世间最难的选择题。

尤其对于职场妈妈来说,给了孩子一切,却给不了孩子最想要的陪伴。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比如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的高低。

比如用下班后的2个小时,专心陪孩子读绘本,玩游戏……

把这2个小时形成每天的一个仪式感,比起寸步不离的陪伴更有效。

动画片可以回放,但是童年无法重来。

再不陪伴,孩子真的就长大了。

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当你突然发现,好像从某一天起,孩子突然化身为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恭喜你,孩子的小脑袋瓜已经开始高速地运转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正在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所以,不要错过孩子每一次向你的求助。

一个不经意间的问题,也许就是孩子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而父母的每一次积极回应,可以让孩子保持对世界好奇心。

即使偶尔也有回答不出的小尴尬,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也是一个让人欣喜的过程。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责无旁贷。

没有天生优秀的孩子,也没有天生会教育的妈妈,不过都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背后有着无数时间和心血。

有远见的父母会用心和爱陪伴孩子长大,教会孩子智慧、勇气和力量。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让孩子拥有独自前行的底气。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养,教育孩子更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便没有弥补的机会,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耐心坚持下去。

与每一位父母共勉。

-作者-

小嗲,愿你的生活,既有善良,也有锋芒。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主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