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大诚中医门诊治疗一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疗效颇佳,遂记录如下,以供日后治疗参考。 患儿13个月,前日下午五点出现发热,体温基本稳定在39°C,于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咽壁可见零星疱疹,予头孢等口服药嘱必要时服用。当晚持续高烧38°C左右,服用退烧药后热稍减。昨日上午8点口服退烧药后仍发热,11时许于大诚中医门诊就诊。患儿即时体温38.6°C,精神尚可,无烦躁哭闹,手足部未见明显疱疹,纳尚可,食欲较前减退,眠差。 治疗考虑仍处于发作期,推拿手法以清热解表、凉血解毒为主。 主要推拿手法采用清胃,清大肠,清肺,按内劳清天河水,按合谷退六腑,揉二马外劳,揉大椎,捏脊,揉肺俞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由于患儿年纪较小,考虑配合度调整手法操作顺序,将清热主要手法放在前面完成,手法宜快速轻柔。 治疗结束后患儿体表微微汗出,体温恢复正常。可见小儿推拿对退烧效果之明显。 随诊:下午2点左右又出现发热,体温未超过39°C,故嘱采取冰敷大椎等方法物理降温。今晨家属反馈晚饭后退烧后未再复发,故嘱其于今日下午三点体温最易回升时来复诊。 疱疹性咽峡炎属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婴幼儿常见,好发于夏秋,常伴有反复发热,发热后在咽部可出现疱疹,此时应注意是否在手足部见到疱疹形成,以明确诊断。 发作期治疗时多施以清热手法,以退热减轻患儿不适,如有明显咽喉疼痛表现或咳嗽较剧,可配合揉天突等利咽手法;恢复期以补肺为主,辅之调养脾胃。疱疹性咽峡炎属传染性疾病,故嘱患者家属对餐具玩具做好消毒,患儿多喝温水,避免冷热及刺激性食物刺激咽部增加患儿疼痛。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是症不是病,所以不要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急于吃退烧药,而要明确病因,对证治疗。 如未出现39°C以上持续高热,无需着急打针吃药。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方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 文字 | 程氏针灸 |
|
来自: 昵称15607564 > 《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