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作之美】第25期 | 新剪纸艺术课程回顾

 昵称35641324 2019-09-01


2019年1月5日下午2:00-5:00,清华艺博“手作之美”第25期在四层报告厅举行,课程邀请到现代剪纸艺术学院院长赵希岗老师主讲。艺博会员、社会公众近50人参加了活动。课程包含“理论解析”和“手工实践”两部分。

在新年之际,赵希岗老师向大家致以祝福,并表示非常高兴回到母校,和大家一起学习、实践与体会当代艺术与新手工艺术相互碰撞带来的美意。

课程主讲   赵希岗老师

课程主持   清华艺博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副主任张明

 中国剪纸 

课程伊始,赵老师从理论层面让学员们对“剪纸”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与了解。他讲到,中国是纸文化的发祥地,剪纸是纸张和剪刀相互碰撞创造出来的唯美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已成为大众的重要审美趋向,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同时,中国剪纸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是中国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书法一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和视觉语言。

课堂现场

中国剪纸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那么,南方与北方的剪纸又有何不同?针对这个问题,赵希岗老师结合两幅剪纸作品举例说明。一幅是代表北方的山东高密剪纸《金玉满堂》,他谈到,高密剪纸外形较为粗犷,但内容丰富,多受到传统儒道文化的影响,有着外刚内柔的鲜明特点,它代表了中原地区非常成熟的剪纸形式。另一幅是代表南方湘贵地区苗族的剪纸《金童麒麟》,这个地域的剪纸作品造型上具有原始视觉冲击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大家可以看到麒麟面部的处理体现出现代绘画立体派的形式,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金玉满堂》与《金童麒麟》

谈到这里,赵老师追忆到他80年代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到湘西采风,收集了众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对其影响巨大,也成为他日后新剪纸发展的原动力。

课堂现场

写意精神 · 装饰情趣

写意精神与装饰情趣是支撑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两块艺术基石。赵老师指出,写意是中国典型的视觉艺术语言,是中国人用心灵与宇宙交流的独特方式。写意精神充满着灵性的意象境界,它承载着无限的视觉空间和艺术创造力。装饰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装饰情趣充满着和谐、唯美、完满的艺术品味,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人性的美意。

课堂现场

赵希岗老师回顾了自己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求学期间,艺术创作受到了张光宇、庞薰琹、刘巨德、吕敬人等诸多老师,以及法国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日本著名设计家田中一光等艺术家们作品中工艺之美和时尚之美的巨大影响,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新剪纸艺术创意与创作风格。

课堂现场

意趣 · 和善 · 唯美 · 时尚

综上所述,赵老师的新剪纸艺术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现代设计”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使他的新剪纸艺术逐渐形成了“童趣”、“唯美”、“和善”、“时尚”的新剪纸艺术风格,开创了当代艺术的崭新世界。通过象征着天然、生命、人文、情感的创意图像表达,其间融合动物动势和人类神态,营造出充满着天然情趣和中华美意的艺术主题氛围。

赵希岗新剪纸作品(纸屑艺术)

 天真烂漫的童趣 

那么,如何创作出能触动心灵的剪纸作品?赵老师认为童趣才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也是宝贵而独特艺术灵性可开发的处女地,保留童心,是真善美之首。童话世界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情怀和难忘的回忆……并分享了以下四组剪纸作品:


对偶系列作品-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充满温馨和谐恋情之爱

朋友系列作品-互动玩耍,做游戏,充满友情之爱

母子系列作品-相依相偎,瞻前顾后,充满母子亲情之爱

一家子系列作品-合家欢,全家福,充满温暖美好的家庭氛围

生命的礼赞

赞美生命是艺术家永恒的创作主题,自然万象勃勃生机孕育了我们创作无限的遐想,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交流互动可以给人带来自由愉悦的视觉感知和想象。

课堂现场

五个主题可表现生命的礼赞,春华秋实-果实系列-写意花鸟系列-大自然-纸屑艺术(动静和乐肖系列),赵老师一直尝试着用现代的语言手法再现剪纸艺术。剪纸中细节的处理采用了中国传统纹样的表现形式,粗与细的对比,收与放的夸张,通过这些作品可慢慢体会。他还强调象形造物——追求似与不似,找到自己的特点。

赵希岗新剪纸作品

新剪纸的故事

故事好像能让自己长上翅膀,驰骋于安排好的各种人间情结之中,想象之中好像天地万物可以和人一样,充满着生命和意志,他们在生活着和奋斗着!赵希岗老师还用剪纸“讲述”了很多名人名著、民间传说的故事,有时“听”故事更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美妙的思绪。

赵希岗新剪纸作品

赵希岗新剪纸作品

新剪纸文化创意

在讲座的最后,赵希岗老师谈到,新剪纸-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国际时尚视觉语言,形成了内涵丰富、造型独特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文化创意-具有时尚化、商品化特征,新剪纸文化创意是在新剪纸原创艺术基础上的提升发展,介入现代设计理念,新剪纸旨在突破传统意义剪纸的平面手工制作层次,注重创意精神,由平面-立体(装置、雕塑)-空间(景观、环境)-多媒体(网络、动漫)等多维度空间发展,形成“新剪纸文化”概念。他的新剪纸创意作品旨在为大众追寻美好生活而设计,创作出时尚、新颖且充满人情味的中国当代文创艺术作品。

课堂现场

观摩 · 创意 · 制作

课程的第二阶段,赵老师给大家做了猪形剪纸的示范,以迎接(己亥年)猪年的到来。他鼓励学员观摩后创新,要求不起稿直接剪,剪刀化作手中的“毛笔”,不追求完全相似,而是追求创意与个人特色。

课堂现场

赵希岗老师做示范

随后,手作之美活动进入了期盼已久的实践环节。剪纸、拼贴、做肌理……当五颜六色的剪纸作品汇集到一起时,大家都为自己和其他学员的作品赞不绝口。课后赵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把带有剪纸图形的书签作为礼物发放给大家。每年都会有一个吉祥物生肖来到我们身边,猪年就要到了,用剪纸“快乐的小猪”预祝大家猪年快乐!

学员作品

 赵希岗新剪纸作品(猪系列)

学员们与赵希岗老师合影

一段愉快难忘的“手作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大家纷纷表示:动静相宜、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粗细有别、天人和一……赵希岗老师的作品充满了灵气和意趣,真是太棒了!聆听《新剪纸艺术》课程,受益匪浅。通过专家的理论解析,更深入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多样与丰富,感谢清华艺博带来这么好的“手作”课程!

赵希岗新剪纸作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打造“手作之美”创意坊,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旨在将这些专业艺术形式转变为大众日常的兴趣体验,让艺术真正走进公众的生活。】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

电话

010-62788526

邮箱

edu-tam@

咨询时间

09:30-16:30(工作日)

开馆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近邻东南校门。

校外游客参观请走清华大学东三门。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913、 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艺博官网

http://www.artmuseum./

内容统筹/周莹

图片摄影/肖非

视觉统筹/王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