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放化疗的这些副作用,中医有什么办法吗

 豇逗豆 2019-09-01

化疗依然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所谓化疗就是通过输注一些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来杀伤或者抑制癌细胞,化疗药物在扼杀癌细胞的同时,亦对人体正常的组织及器官造成损害,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肢体软弱、心慌气短、汗多、夜眠欠佳等机体虚弱证候。

骨髓抑制是放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大多数化疗药均可引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较常见的药物如:阿霉素,泰素,卡铂,异环磷酰胺,长春碱类等。因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见于化疗后1-3周,约持续2-4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少数药如健择、卡铂、丝裂霉素等则以血小板下降为主。

正常情况下,体内各类血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其增殖、分化、分布和功能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以维持各类血细胞水平的相对稳定。造血干细胞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当造血功能受损时,造血干细胞可迅速分化、增殖而恢复造血功能。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机理在于: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及骨髓微环境,致其结构及功能损伤。引起骨髓抑制,其程度及持续时间除与上述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强度相关外,尚与患者个体骨髓储备能力密切关系。例如,肝脏疾患、脾功能亢进及既往有放疗或多程化疗史的患者,骨髓抑制常更为明显。

对此,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主要是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如G-CSF、EPO),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升白安片等)及糖皮质激素和成分输血,但上述治疗方法均存在维持时间短,疗效不佳,副反应严重等缺点。对此,我们应用中医药防治放化疗后骨髓移植,成果显著。

中医并无骨髓抑制病名,但根据放化疗后所表现的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腰膝酸软,恶心呕吐、纳差,或梦多、易醒,易外感发热及出血等,大多将其归为中医的'血虚'、'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药物毒邪所伤导致气血俱虚,阴阳失和,脏腑亏损,而以肾虚血瘀为主要病理环节。据此,我们提出骨髓抑制治疗原则以健脾补肾、活血解毒为主,研究表明,癌细胞周围大量纤维蛋白堆积,与血小板凝集有相似之处,且患者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为此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值得提出的是,中药介入的时机应当尽早,并贯穿肿瘤治疗的全程,一般至少应在放化疗前一周开始服用中药,这样治疗期间的中药的全程保护与放化疗作用才能相得益彰。

欢迎关注辽宁中医药大学刘自力博士中医医师团队,团队主要关注点为中医癌症科普,介绍防癌抗癌领域的知识和中医抗癌领域的最新进展。如果您有关于癌症方面的疑问,可以评论或私信告诉我们,刘自力博士每日出诊之余会尽量给大家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