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阴阳',而不说'阳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文化分享(八)

 溪上雅士 2019-09-01

从《周易》出现后,古代圣贤们都说阴在前,阳在后,如: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孔子:一阴一阳之谓道。

庄子:易以道阴阳。

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习惯说阴阳,还有一些用语,如:阴阳先生、阴阳怪气等等,为什么都阴在前阳在后呢?说'阴阳',而不说'阳阴'。我想有几个原因:

讲

第一:为了区分'特定的、特指的、具体的'某一样东西,如:天地、高低、公母、高低、大小、好坏、前后、尊卑、远近、左右、上下……而'阴阳'则是它们共有的、本质的、有规律的属性。为了不混淆,所以把'阴'放在前,'阳'放在后。

第二:《易》为逆数也,《周易》成卦是从下往上,从初爻到最上边第六条爻而成,而不是从上往下开始形成,只有阴阳相逆才能化生万物,才能生生不息,这是孔子在《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因。

讲

第三:《易传》中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主要想表达的是:天地产生的先后顺序,是'先有天(阳)、后有地(阴)',也是说乾(即天)是万物之'始';但是'地(阴)生万物',也就是坤(即地)承载了万物的生长,而不是乾(即天)。由此可知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具体物质(阳阴)'生'具体物质(阳阴)'、再生'具体物质(阳阴)'……即'阳阴→阳阴→阳阴→……',一直循环下去。重点就在这里,连接两个具体事物的关键点就是'阴',而不是'阳'!!由此推理,阴性的东西才是生命流转不息的本质啊。

讲

这是我的几个愚见,你知道其它原因吗?望能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