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就是要化繁为简,从一到零。

 真友书屋 2019-09-02



无印良品,和它简洁的英文「MUJI」,在当下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5年在中国开办第一家分店以后,这个来自日本的杂货品牌就掀起了流行热潮,以其独特、简约的风格著称。实际上,无印良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创立,最初它是西友百货旗下的子品牌,后来独立发展,建立起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把自己的文化特质一直延续至今。无印良品在产品设计中融合了北欧风格,又结合日本特有文化,将自然材质和简洁明朗的外观结合,让这个品牌成为杂货界不可忽略的象征符号。

1980年初次登台的40件商品低廉、实用 海报上陈列的是无印良品创立初期推出的9种生活杂货和31种食品,在当时以低廉价格和完美的实用性,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1981年鲑鱼全身都是鲑鱼不浪费哪怕一个细节 这张简笔画海报,以虚线线条勾勒出了鲑鱼头尾部分,简洁明了地传达出,「不仅仅是鱼身,鱼头鱼尾的美味部分也不能浪费」。 

1983年 U字形意大利面多余的也可以很优质 意面制作过程中,因为晾晒而形成的U字形部分常会被抛弃。无印良品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包装成独特短小的意面制品,不仅价格低廉,风味依旧,食用上的便利,也深受孩子和老人喜爱。 

1987年不只如此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海报中把模特遮得严严实实的,是当时流行的羊绒制品。无印良品希望以此呼吁人们,要以最合理的价格享受真正的优质商品。 

1988年 无印之书回归品牌的原点。无印良品青山店开业第5年,无印良品正在各地不断扩展分店业务,通过这一本书,它开始思考自己的原点所在。封面上的豆和谷类寄托了创作者对自然的感情。 

1992年轴传动自行车现代日常也可以进入艺术的殿堂 无印良品将机动车的构造设计融入自行车制作中,舍弃了链条,推出了这款轴传动自行车。使用者不仅不用担心链条生锈问题,也不会意外卷入衣物,弄脏下摆,自推出之初,这款车型就引起轰动,现在还是伦敦艺术博物馆的永久展示品。

1996 年户外炊具实用和环保是设计的永恒主题。1995年正值品牌诞生15周年,无印良品推出了「良品大奖」的企划,向社会征集作品,最后这件炊具脱颖而出,次年实现了商品化。商品创意来源于过去的陶炉,将收纳箱、电炉、锅、支架等10种部件收于一个装置中,同时也可以作为垃圾焚烧炉使用。其注重生活实用性,又对自然友好的理念,和无印良品的设计原理不谋而合。 

2006年能做标记的雨伞换个角度看问题 日本人常常会在伞上做标记,让自己可以一眼认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把。这款产品就是由此诞生的。伞柄处挖有一个小洞,可以附上铃铛、挂件、名牌等。只要稍稍变换看待事物的角度,就可以制作出既具有功能性,又赏心悦目的东西来。 

2008年超声波香薰机创造品牌的更大维度 自2002年精油发售以来,无印良品一直致力于将自然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中。为了让人们能更有效率地享受香气,他们设计出这款香薰机,采用超声波工作,既避免火烤带来的隐患,也防止热度影响香味。这款产品自推出后,随即受到热捧,有的家庭甚至会摆上好几台。


这次我们启程,从它的「1号店」——无印良品青山店出发,探索这个杂货品牌全新的自我发现之旅——「Found MUJI」。 

无印良品青山店坐落于东京都涩谷区,颇具时尚的门面外观,让人很难想象它在1983年6月就已经开门迎客。作为无印良品起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播品牌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1年11月11日,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青山店重新装修。它已经不仅是「1号店」,还承担起展示「Found MUJI」成果的任务,成为无印良品新的起点。

「Found MUJI」口号在2003年提出,距离无印良品创立正好过去23年。精明的设计师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世界各地,探索更细微之处隐藏的优质设计,来扩充无印良品的文化魅力。而恰好此时,公司低迷的营业额开始逐渐好转,旗下店铺和商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抓住机遇,让无印良品回到原点,成为最终促成「Found MUJI」诞生的契机。

「Found MUJI」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理念和标准,在无印良品创立之初就已经存在。一直以来,无印良品的设计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探索、发现」中寻找灵感,然后再经过提炼、融合,最后重新推向市场。「Found MUJI」把重点放在了寻找品牌的「原石」上。作为有着象征意义的「1号店」,无印良品青山店也自然而然成为大本营。设计师们开始把各地的发现集中于此,积极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青山店里,可以看到四处摆放着「Found MUJI」的成果,各个商品不仅在外观、材质上不同,也可以透过它们,看到文化差异的融合、艺术的集大成。「Found MUJI」的确立,让无印良品把触角伸向世界更深处,寻找更优质的原物,带回来的已经不只是设计师自己的作品了。据说,每次踏上旅程之前,公司内部上下都会仔细准备和研究,确定最终主题和目标地区。不仅仅是内部会议上需要讨论,负责人还要从咨询顾问,公司外部的设计师、作家,以及一直以来的合作伙伴那里获取情报和建议。迈出每一次的第一步,全都是审慎的决定。旅程中的亮点有些很难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时候,无印良品就会和原作者、生产者沟通,对设计和材料进行改良,将物件优化,保留精华,又迎合现代生活,以无印良品的面貌重新登场。

在青山店中展示的,已经不仅仅是表面的商品,还有商品背后的人文魅力。「Found MUJI」让无印良品在这里的货架上,摆放了越来越多亮眼的产品,每一样也都是精益求精。对设计师而言,真正的「优良生活」恐怕不仅仅是在数量、功能上追求极致,还需要重视手工制作所提供的温暖触感吧。

青山店内摆放着的,虽然是取材自不同国家的设计作品,但又有无印良品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了「小小世界」的情调。最奇妙的一点就在于,这些源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器具,在这里竟然能够统一、和谐。在无印良品的生产理念中,他们寻求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制作者还要有信心完成足够优秀的设计,自信满满地把产品融入无印良品整体,再推荐给顾客。

青山店里的设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因此我们让无印良品的负责人推荐了其中四款产品,它们都源自「Found MUJI」,也都各具亮点。

 中式长椅 

在「Found MUJI」中国之旅中,设计师发现了长椅的存在,注意到它们是如何促使人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这样在中国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具,却在日本找不到踪影,着实可惜,因此设计师最终将其带回本土,重新打造。

无印良品出品的长椅使用了日本橡木作为原料,坚固耐用,同时保持了纯色木材的素朴风味,能够随时间沉淀出更浓郁的色彩,增添木料本身的魅力。


法式保管箱

在法国的公立机关和图书馆里,可以找到这些用布袋捆绑的灰色盒子,它们被用于存放文书资料。巴黎街头巴士底车站附近,就有一个制作工房,专门从事这些盒子的制作。现在那里的第二代店主柯夏先生,带领着来自不同国家的十多位员工,继续着父辈的事业。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们经由「Found MUJI」,发现并把它们介绍回了日本国内。


印度咖喱壶 

在探访印度街头的五金街道时,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们发现这样的容器似乎无处不在。颇具特色的壶沿,微微鼓起的壶身,低矮的造型,不仅可以作为咖喱壶使用,甚至能用来盛水。这样的设计在别处实在难以见到,或许只有印度文化才能孕育其独特的造型吧。

日本布艺 

日本布艺手法多样,从手工制作到高科技生产,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自古以来在各地盛兴的染织工房,到现在也依旧能找到身影。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们深入各地,找寻那些名家之作,收集布艺上的自然、生活纹样,将它们带回工作室,重新打造出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成品。

青山店几十年来,一直承载着无印良品对设计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代表着这个品牌今后的发展。「要向地球上丰富的文化所孕育出的手工艺、技术和资源表达敬意,同时也期望今后能继续发挥智慧,将它们采纳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无印良品的设计,从「1号店」出发,经过几十年,又再次回归原点。青山店见证了这段属于设计、属于杂货的历史,今后也仍将继续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