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里养了猫咪的铲屎官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被自己家的猫咪无缘无故来了一口,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小牙印,但是有时候吧,这个小家伙下嘴没轻没重,可能就这样流血了。 而有些铲屎官就觉得,那我被猫咪咬一口或者抓伤,这要是外面的流浪猫或者流浪狗,那么我是的确需要更注意些,但这明显家里的猫咪,它也没有出过门,这和狂犬病也没有关系啊! 甚至很多人一直觉得,狂犬病其实和狗狗有关,而猫咪近乎都没有见过狂犬病的案例,所以被猫咪咬伤之后,那做好基本的消毒就可以了,狂犬疫苗根本就不用打,毕竟打一次就是三五针,动辄好几百,谁家钱也不是白捡的呀,有这钱去白打疫苗,不如给猫咪换点好吃的哄哄算了! 这可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许多人都报以如此的观念,不过这样的观念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的宿主是什么!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人被病兽咬伤后,带有病毒的唾液进入人体,先是感染肌细胞,然后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临床表现多为恐水、畏光等,但狂犬病还存在神经性麻痹的另外一种情况,所以也不要觉得只有猫咪出现恐水、畏光才是真正感染了狂犬病! 虽然叫狂犬病,但是猫咪和老鼠也都有可能成为狂犬病毒的宿主。除此之外,野外的犬科、猫科、鼬科(比如雪貂)、翼手科(蝙蝠)等动物身上也会携带狂犬病毒。 所以说,家养猫咪虽然存在狂犬病的概率较低,但是这还是存在一定可能的! 其次:被猫咪咬伤后该如何处理呢? 狂犬病病毒既然是通过唾液传播的,那铲屎官理论上只有被咬出血的情况下才会患上狂犬病。但是保险起见,铲屎官即使是被抓破点表皮也要进行基础的处理。 铲屎官被抓伤或者咬伤之后,可以用水龙头冲洗伤口,在冲洗的时候可以用上肥皂,整个冲洗时间一定要在15分钟以上。 或者使用医用酒精与红药水对开阔创口进行消毒杀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简单清理了伤口之后,铲屎官可以及时赶往医院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中国应对狂犬病的防治措施都是要求接种全套疫苗。虽然麻烦了一点,但也是为我们的生命负责。 千万不要觉得我家猫咪没有丝毫可能感染狂犬病,因为狂犬病临时宿主中的虱子、跳蚤等是具有极强移动能力的,哪怕是猫咪在家里不出门,也是有一定概率出现传染的。 与其等到猫咪出现狂犬反应才去就医,不如早早做好预防工作,这其实更加安全。 这里还有一个观察狂犬病的方法,那就是十日观察法。当铲屎官被宠物咬伤后继续观察宠物的状态,如果十天之后宠物依旧健康,那基本上就可以确认没有危险了。 不过十日观察法终究只是一个方法,总是会有例外的情况出现。 所以即使十天后咬人宠物没有出现异常,铲屎官最好继续接种疫苗,当然,如果铲屎官非得觉得没必要,因为是猫咪,所以就不去进行疫苗免疫,那么这是铲屎官个人的选择,因为被家养动物咬伤后出现狂犬病的概率的确很低。 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无法保证一定有危险,也无法保证一定没危险。所以,打疫苗是最保险的方法,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毕竟,狂犬病患病后致死率接近百分之百的疾病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最后:狂犬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来给狂犬病下一个论断。狂犬病可怕吗?可怕,却又不可怕。狂犬病致死率极高,而且爆发的周期短(有少数例外情况),死亡过程极其痛苦,这样的疾病当然称得上是可怕了。 但是我们人类也不是吃素的,几千年来和自然界的病毒斗智斗勇,以往噬人无数的黑死病、天花等等疾病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关于狂犬病我国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善的防治办法。 更何况家养的宠物猫狗都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只要体内的抗体不消失,铲屎官也不让它们随便接触来源不明的动物,染上狂犬病的概率微乎其微。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铲屎官如果被猫狗咬伤,狂犬疫苗是肯定要打的。但是,这基本上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各位不必因为一个狂犬病就否定猫咪和狗狗,也不用去歧视路边的流浪动物。 不过被猫咪抓伤与咬伤后,其实铲屎官最需要注意的反而不是狂犬病,其实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猫抓病,猫抓病又名猫抓热或良性淋巴网状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主要由汉氏巴尔通体引起的、以亚急性局部肉芽肿性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 其中约10%的为非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皮疹、腮腺炎、乳房肿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面神经麻痹、胃肠炎、骨髓炎、肺炎、脊髓炎等,患者多有被猫等动物抓伤或密切接触史。 猫抓病可怕的地方不是它的外在表现,而是它具有很强的潜伏性,它的发病周期短的两周左右,长则可以持续一年,并且它的感染率在30%,也就是被猫咪抓伤后,只要猫咪爪子上存在汉氏巴尔通体感染,那么铲屎官就有30%的可能性被感染。 特别是养猫比较多的幼童与女生,因为体质弱,反而更容易出现猫抓病! 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说的,像一些大病,因为它足够威胁,所以很多人一旦出现征兆马上就会警觉去就医,怕的其实是那些小病,看起来不明显的,这才是真正容易被忽视的啊! 家里养猫的宝宝,我们不是说猫咪不好,而是在养猫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再怎么说呀,一旦生病了,那可是大麻烦呢! 参考资料:[1]卫金良,甘叶青.创新免疫模式,强化狂犬病防控工作[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9,(4):58,60. [2]谢基立.预防狂犬病: 防狗也要防猫[J].家庭医学,2018,(10):58-59. DOI:10.3969/j.issn.1001-0203.2018.10.066. [3]巩月新,周艳华,刘国明.狂犬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4):47. DOI:10.3969/j.issn.1672-2078.2019.04.029. [4]马殿峰.家猫狂犬病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6):71. DOI:10.3969/j.issn.1673-4556.2017.06.059. [5]阿彩岭,吴士兴,张芬.猫抓病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4):202. [6]孟庆义.猫抓病:都是猫咪惹的祸[J].医师在线,2018,8(8):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