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体大家写柳体,功底不俗!

 馨鑫美 2019-09-02

大家一听到黄自元,估计脑袋里立马闪现出他所临的《九成宫》。其字深受馆阁体影响,结构严谨、字形端庄、笔势舒展、参差有致,然失之板滞,不能自辟蹊径,常备后人诟病。

在提笔忘字、书法美盲严重缺失的今天,或许看多了江湖书法及丑书怪书,一度被人讥笑的馆阁体,竟然承担起了坚守传统与连接传统的重要使命。

是时代的不幸,还是馆阁体之幸?这还得由后人去评说。

写馆阁体其实并不可耻,可怕的是那些不会写,还喜欢去嘲笑馆阁体的人。

正如侠客今天给大家展示的这幅柳体字,是黄自元出版的一本习字帖。该字遒劲并富于美感,深得诚悬笔意。

不少网友感叹:宛若柳公权复生!欧体柳体自由切换,能把柳写得这么精彩,真字妖也!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黄自元出身名门望族,家里不仅有良田万顷,更藏得四壁图书。他自六岁始,从祖父德濂习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接着又学欧阳询、王羲之、王献之等历代帖学大家。

从六岁起至八十一岁,共计七十余年间几乎临池不辍,但练了一辈子,终落得个“馆阁体”头衔。

但我觉得很多书家仅把楷书作为入门的基础,因为畏难或者浮躁等其它原因,几年后便不再深究,及至当今整个书坛,在篆、隶、行、草各种书体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唯独楷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所以,仅此一项,黄自元就当是一代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