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怎样和老师打交道?

 振王府图书馆 2019-09-02

(阅读本文,约2分钟;点击上面蓝字“从良老师”关注本公众号,及时收到最新内容)

前面,我录了一节“家长怎样和老师打交道”的微课,有近两万人点击,整理的文字,略作一些补充,再分享一下。

教师也是正常人,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其余不必太纠结。

1.打电话。

三个时间段不要打电话。教师行业作息大多有规律,打电话时多站在老师角度想想。

8:00之前。不是紧急的事,不要在早上打电话。早上时间紧,洗漱、上厕所,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还要到学校看早读、打卡,所以即使给孩子请假,也是发信息为好

12:00-2:00.教师多数有午睡习惯,最好在上班期间打电话。有家长说怕老师有课,其实孩子都是有课程表的,可以细致点,拍下来存在手机里,打电话时先看看。有的家长没有午睡习惯,中午一点,拿起手机就打,不是紧急情况,不在这个时间打电话。

晚自习后。有的家长自己晚上睡得晚,没感觉,十点多还打电话。一方面老师也不是天天有晚自习,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请你想一想,你晚上11点多给男教师打电话,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教师老婆的感受。

另外,给老师打电话,如果当时没接,就及时发个信息,说明事由,方便教师看到时回复。一个朋友和我抱怨孩子老师不回电话,我就问他有没有发信息,他说没有,我说这怪你自己。现在各种推销广告特别多,陌生号码大家都不回复的,打完电话第一时间发个信息,不仅是给老师,给任何人都应该如此。多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我们文化里,大家都有一种特别的敏感,都希望自己受到特别对待;不过要替老师想一想,他面对的是几十个甚至一两百个家长,没存你的号码是完全正常的。

2、发信息

第一,发信息能说明白的,一定不要打电话。

第二,不管是短信,还是微信,还是QQ,有事直接留言。千万不要发什么“老师在吗”“老师忙吗”“老师在上课吗”之类的话。

同样,不仅对老师,对所有人都应该注意,快节奏社会,大家都很忙,一定要开门见山,有事直说。不明确的信息就是无效信息,无效信息等同骚扰。

像座位问题、班干问题,还是要从班级整体情况考虑,不能自私。孩子没有特殊需要照顾的情况,还是尽量不要开口。

还有,孩子刚上寄宿制的学校,有的妈妈不要在家心神不宁地每隔10分钟给班主任发个信息。

那天看到一个家长给一位班主任发信息,“请班主任通知孩子每天要吃点好的,注意营养均衡”;还有一位家长发信息“请老师每天上午7点、中午12点、晚上9点,提醒孩子准时吃药”;还有位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胆子小,能不能您每天鼓励他两次”……孩子高中了,又不是幼儿园小孩子,有些要求要考虑清楚再发。

尤其是刚开学,我们当老师的最清楚班主任那几天忙得狼狈状,所以“体谅老师”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关注细节,有时体现为要克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3.说话。

和老师交流不要动辄就向老师暗示自己和某某领导是兄弟,或者自己能量很大、自己财产了得之类。有些家长在自己行业是翘楚,是领导,是专业,容易有优越感,一般来说,这样的家长最容易引发教师反感。教师虽是低收入群体,但多数有点小清高,即使不清高,他接触的“牛家长”多了,自然也很淡定,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在孩子面前必须有平等意识,同样,他对那些炫富、炫权势的家长保持淡定、甚至有些反感,恰恰是非常正常、甚至是必要的。

还有孩子有具体事和老师直接说。不要找校长、学校领导或学校其他老师打招呼请求照顾这类,这往往给老师一种借势压人或耀武扬威之感,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有面子的事。很多具体的事,最终还是由班主任或老师解决,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在老师看来,最大的面子其实来自你家孩子。只要确实有必要,老师一定会安排的。

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说,是家长希望抢占教师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所以,“公平”这件事,常常要考虑两个问题:1.什么是公平?2.谁的公平? 

还有和老师在一起吃饭,一定要慎防孩子爸爸喝多了就拍着老师肩膀:兄弟,你在合肥有什么事,和我说一声,省市领导我还是比较熟的。你有通天的本领,如果再低调点,难道不是更好吗?

也不要说什么“孩子放你班、交给你我放心”“这孩子听你们老师的话”之类,这固然是对老师的恭维,但也传达出你想“不管不问”的态度

另外,老师也比较敏感,不要动不动说:“以前成绩不错,自从到了你这个班,不知道为什么就越来越差。”有时也不能埋怨老师想多了,大家听听这个话,确实容易让人不舒服。

对老师有什么建议最好还是直接说出来比较好。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绝不怕家长提出有益的建议。

有时,家长是关注自己家一个孩子,而老师一个人对几十个孩子,站的立场不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考虑不周到。

当然你感觉这个老师没这个胸怀,或者你说的他根本改不了,建议就不要说了,比如一个快退休的老师,你说他普通话不好。

另外,如果你不是教育工作者,最好不要提出一些学科教学的建议,要相信教师还是有专业性的。还有到办公室找老师,一定预约,还要备好课。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不是随便聊,没目的地乱说,讲究效率,有不少妈妈介绍孩子情况,总喜欢从自己怀孕说起,半个小时还没说到幼儿园。

还有,有的孩子一米八几大个子,都快两百斤了,都有络腮胡子了,妈妈和老师交流时,尽量不要总是说“我家那个小东西”“这个小坏蛋”“我家毛毛”……大家可以想象教师的感受。

4、群里发言

现在都有班级QQ群、微信群之类。

虽然教师少数有点迂腐、部分有点穷酸、还有个别喜欢自我标榜、吹个小牛,但整体上教师群体还是有自知之明,且低调冷静的。在群里发言,不要过分,老师正常通知个事,不停地鼓掌献花,什么谢谢某某老师,老师真是最负责任的教师等等,这个要适当,不能过分,否则你本来是想让老师开心,却搞得老师很尴尬。

另外班级家长群,是工作群,不要在里面刷屏,什么早上好这类,更不要发让大家帮助自己亲戚投票之类的东西。总之,与孩子学习、班级工作无关的不要发。

如果加了老师的微信或QQ,一定要记得,不要动不动群发投票、卖保险、9块9领取电动车之类的东西给老师,还有让老师点赞、集赞,领什么免费床单之类的事。也就是说,要把老师和自己的亲密朋友区分开。

善待老师、尊重老师,即使和老师有些分歧,都是方法问题,而不是目的问题,家长和老师的目的绝对是一致的。有时,班里学生多,教师可能照顾不到每位同学,需要多体谅,不要“生闷气”。教育里需要太多“个性服务”,而一个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

网上不是有这样一段话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您孩子没有血缘关系,而真心为你孩子的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并无怨无悔的“外人”。

互相理解。

教育真相,语文学习,

三言两语,只说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