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顶嘴气死人?家长这么做,比吼一千句还管用

 悠悠淘228 2019-09-02

昨天见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了。

她说: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难带了,打不得骂不得,还很会顶嘴,我说什么他都要反驳一下。有时候把我气的恨不得打他几巴掌,让他听话。

看的出来,她是被孩子的顶嘴折磨的不轻。

顶嘴的现象,在平时生活里,应该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我不要」「我就不」「不听你的」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

顶嘴的行为,其实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识——我长大了。

播放GIF

-1-

孩子在三岁之前,生活基本上由爸妈掌控,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加,他们开始想要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比如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等。

在四五岁之后,孩子开始越来越喜欢顶嘴了。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当他们认为不对或者不合理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用顶嘴来反对爸妈的言行,如此,顶嘴现象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心理学家认为:

孩子顶嘴是源自无助和困惑,当爸妈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却又无力反抗,恼怒之中不自觉地用回嘴来找寻一种心理平衡。

播放GIF

前段时间,综艺节目《放学后》中的宝贝徐睿晟,在爸爸教他拉小提琴的过程中,开启了“怼爸爸”模式,成功将爸爸气得血压飙升。

徐妈说:“我们家的麻烦在于孩子老爱顶嘴,有时候和徐爸两个人都被孩子气得哑口无言!”

中国人有句老话:七岁八岁狗也嫌。

存在即有道理。孩子顶嘴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01证明自己的成长

当孩子开始说「不」,和大人的意见开始有分歧的时候,其实,他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为了区别自己和别人。

尤其是当爸妈说话的口气是命令式的,孩子们的顶嘴,可能只是希望得到爸妈的尊重,希望被当个「大人」去对待。

伊能静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爆料大儿子和她顶嘴的经历。

伊能静希望儿子哈利去学编剧课,可哈利想学剪辑课。

“你用你知道的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

伊能静说:“儿子的一番话,像一棒子打在自己头上一样。”

伊能静不自觉用自己知道的去给儿子建议,并希望儿子听她的话。

可是,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顶嘴,其实是孩子的一种防御和反击。

大部分时候,孩子和父母顶嘴都是想因为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可父母强硬的态度,让他们不得不在顶嘴中做出防御和反击。

教育专家兰海说:“孩子爱顶嘴,第一说明你们家是开放民主的,孩子有话可以说;第二代表你家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爱顶嘴,是成长的一个标志,说明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了。

02试探爸妈的底线

孩子用顶嘴这种反抗的方式,对成年人底线的试探,测试成年人的耐心,想知道顶撞之后,他们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在自我标榜——我已经不是小孩了。

儿子喜欢吃糖,我给他的规定,是一天一颗糖。在过年期间,亲戚家随处可见的糖果,他说:「你不是对的,他们都吃了很多糖,牙齿也是好的。」

即使他以顶嘴的方式试图说服我,我也得守住了我的底线,告诉他,既然是规定,就不允许被打破。

03引起大人的注意

有的孩子感觉自己被忽略,比如,爸妈平时太忙了,他们通常就会采取这种吸引力的方式,来吸引爸妈的注意。

有时,我忙于家务没时间陪孩子,就会让他看一小会儿电视。但时不时就嘱咐他离的远一点或者休息一会儿眼睛,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不要」,一脸拒绝。

如果我伸出双手说抱一抱儿子,他会立马跑过来,乖巧地依偎在我的身边。

儿子故意的顶嘴,只是希望得到我的关注。

播放GIF

04表达自己的见解

如果爸妈平时在孩子面前,总是一副严厉的样子,孩子处于弱势的地位,没有机会展示自己和得到锻炼,那么当孩子认为自己对的时候,他们就会努力表达自己。

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发现:

那些在家跟爸妈经常争论的小孩,更能够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研究让150个13岁的孩子描述他们和爸妈之间的一场矛盾。两年之后对比了他们与爸妈的争吵方式和与同事的相处方式,那些跟爸妈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静的孩子更能承受来自同事的压力。

有一次我指责丫头拿筷子的手势不对,丫头不以为然地说:「夹到菜就好,干嘛在意形式,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老公说丫头顶嘴,可细思丫头的话,还挺有道理的。后来,我和老公沟通一下,允许丫头「顶嘴」,因为她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05心直口快的孩子幸福指数更高

有时孩子顶嘴,真的是在没有任何的道理,纯粹是为了胡闹。不过,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呢。

从人的心理来说,心直口快的人幸福指数更高,因为他们觉得不开心的时候,更容易说出来。

而且,很多事情说出来不仅觉得心里好受多了,问题也变得更容易解决了。

播放GIF

所以对于孩子的顶嘴,我们都应该理性和感性并存地对待这个行为。

-2-

对于如何引导一个爱顶嘴的孩子,家长可以这么做。

1.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有时孩子和你顶嘴,多听一句,可能会有意外的答案。

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去爬山,路边的山腰上有很多野树,儿子一定要去野树上摘果子。

因为果树在半山上很危险,所以我阻止了儿子,可他却和我顶嘴一定要去。

我继续问道:“为什么要去摘果子?”

他说:“想带回去给奶奶,奶奶喜欢吃。”

原来孩子是因为惦念奶奶,才不听我的话。

当孩子在和我们顶嘴时,多听一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或许你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2. 学会妥协和不妥协

有时孩子和你顶嘴,纯属对着干。

你说东他说西,你让他怎么做,他偏不这么做。

比如你让孩子“晚上8点前睡觉,晚饭必须要吃,洗完澡才能睡觉”时,他偏和你顶嘴,偏不这么做。

应对这类小事时,我们不妨做个懒家长随孩子去,让孩子自己去了解“不吃饭会饿,不睡觉会困,不洗澡会臭”这类对他自身不利的事情,他明白了后果,自然就会改正。

应采儿在《妻子的旅行》中透露,自己教育Jasper从来都是试错教育。

她曾经为了避免Jasper打开抽屉夹到手,便主动让Jasper被夹一次。这样他知道疼,自然就不会去碰那个抽屉了。

但在碰到一些原则问题时,“懒家长”就必须变为“狠家长”,必须让孩子听你的话。

比如,教育孩子不可以骂人,过马路必须看红绿灯这类和孩子人品、安全有关的原则问题时,不可以对孩子妥协。

这时我们要告诉孩子要么接受规范,要么接受惩罚,进行强制教育。

学会在“懒家长”和“狠家长”的角色中灵活互换,面对孩子的不同问题懂得妥协和不妥协,便有了教育的合理性。

3. 换种交流方式

相比较一个爱说教的父母,孩子更喜欢有趣的父母。

有些家长习惯性带着焦虑和孩子沟通。比如叫孩子起床时,会满是抱怨地说:“还不起床,磨蹭什么呢?上班都快迟到了。”

此时,家长如果换成这种说法,“小懒虫该起床啦,不然你会害得妈妈上班迟到”,孩子的抵触心理便会少很多。

当你告诉孩子快去刷牙时,不要命令他,而是对孩子说:“刷完牙我们就可以说故事啦。”

这样引导孩子主动刷牙的做法,效果会好很多。

父母和孩子说话,说得有趣点,孩子会更容易听进去。

当孩子在父母的话里听见的不是“麻烦”,自然也就没有了“被命令”的感觉。

命令少了,顶嘴也就少了。

父母的交流方式变有趣了,孩子也更容易心平气和的和你说话。

愿每个父母都更懂孩子,愿每个孩子都有一对懂他们的父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