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去南京夫子庙游玩,看到一家字画店里挂着几张尺幅不小的字,我驻足良久,从此记住了这位书法家——邵希平。 金陵四老中年纪最大的是胡小石。胡小石现在为人所知,是因为他的书法,其实,他主要是一位学者,学问之渊博,根本不是我辈所能望见的。胡先生是余事作书家,书艺之高,也不是我能置喙的。胡先生有两位弟子很有名,一位是曾昭燏,曾国藩家族后人,生前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她在上世纪60年代因不堪迫害而在南京灵谷塔跳塔自杀,她的生平事迹在岳南所著《南渡北归三部曲》中甚详;另一位是游寿,她也因受迫害而被遣送到东北劳改,晚年才成“出土文物”,如今东北地区很多书法家曾得游寿先生指授。 邵希平在南大时,曾得胡小石先生指点,那时候已经是胡先生暮年。但从邵希平现在的书风中,仍然可以感受到有胡小石的印记,尤其是以方笔入行草。邵先生后来转益多师,又得林散之先生指点,所以,又有林老舒卷自如的特点。 从百度上得知,邵先生在江苏省书协担任过的最高职务也就是理事,可能是不求闻达的原因,如今他在江苏书坛乃至全国书坛的知名度并不高。这也不奇怪,现在是炒作大师的天下,想出名,不仅要会炒作,而且要会攀附高官,代为揄扬。 我认为,邵希平的书法价值,显然是被低估了。 以下复制黏贴一段百度上对邵希平先生的介绍—— 邵希平,号天翔,男,1943年生,江苏淮安人。 1961年—1966年,在南京大学外文系法文专业学习,本科学历。 1966年—2007年,历任南京大学教师,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翻译、科长、处长,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 现任中国书画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艺术品评估中心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顾问、江苏省体育发展基金会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公务员书法家协会顾问、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颜真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书画艺术师从胡小石、林散之、陈大羽等。 自幼酷爱书法,初习唐楷汉隶,继学宋人行书。六十年代初,在南京大学期间参加胡小石先生指导的书法研究组,悉心研究米芾、王铎、傅山并广涉各家。七八十年代,向林散之先生请教草书技法,得其长锋用笔、水墨变化、虚实传神之妙。 八十年代初,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百名会员。 |
|
来自: 雅昌画廊网 > 《金陵画派书画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