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天末怀李白》审美赏析

 江山携手 2019-09-02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思念李白的抒情诗。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通过设想李白在深秋时节的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从而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与情感。全诗如下: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诗歌首先写道:“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天末”即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为永王李嶙事件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君子”指李白。这两句的意识是说,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诗人触景生情,因“凉风起天末”而想到身为“逐客”的友人李白。诗人运用疑问句,不但引出对李白担心,而且也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情感深厚。

接着写道:“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鸿雁”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里,表现了诗人为李白的行程担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李白现在究竟“意如何”呢?诗人当然自己无法回答,于是想到了惟一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书信。然而,“江湖秋水多”,加上山高水阔,路途遥远,“鸿雁几时到”也就无法说清楚。其实,这两句倒装的,应为“江湖秋水多,鸿雁几时到”,这样,诗人对通过问而不答的反问句——“鸿雁几时到”作了否定性回答,也就是无法收到书信。同时,“秋水多”不但表明了季节“凉风”气的秋季,也暗示李白处境的凄凉和前途坎坷。

接着写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命”即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指文学。“魑魅”即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即过错,过失。这句说明了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这两句的意思是,写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也就是说,有文才的人总是遭人嫉恨。诗人对李白横遭不白之冤表示愤慨。上句“文章憎命达”所表达的是激愤,是不平之情,而下句“魑魅喜人过”所表达的则是指斥,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叮嘱。

最后两句写道:“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屈原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源头,而李白恰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与屈原一脉相承。特别要注意的是杜甫在此说“共语”,说“投诗赠汨罗”,这样写,不仅把屈原写活了,表现出了他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命运与才华,而且加强李白遭遇的悲剧性。其中,诗人用“赠”字很妙,不但想象屈原永存,也写出了屈原和李白千载同冤。这就如黄生读杜诗说》中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杜甫把李白与屈原相提并论,可见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是很高的,也暗示了自己对李白的敬佩之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触景生情,情感深挚;其次,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再次,飞驰想象,倾诉愤懑。第四,比较手法,意蕴深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