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审美赏析(2)

 江山携手 2019-09-02

接着就是第二首,诗歌如下: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首诗歌的开头写道:“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浮云”喻飘游不定的游子。“游子”指李白。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浮云”这一意象来比喻“游子”,以“浮云”的飘忽不定来喻游子四处漂泊的生活。如《古诗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李白《送友人》诗中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化用其意,说李白像浮云一样整日飘行不止,但浮云每天总能见到,而李白却长久不得回来。这里,诗人开篇用“兴”的手法,也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来引出李白流放漂泊的处境。  

接着写道:“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频”即频繁,多次。“局促”即拘谨、拘束、不自然的状态。“出门”指离开家乡远行。此指李白被流放。这几句写梦。诗人从梦中入笔,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三夜”也可以读解成多夜,这里诗人也是从对方设想来写,更具有表现力。“频梦君”可以说是多次梦见你,也可以说是李白多次来到我梦中。“见君意”即看出了(了解)你的情意,也就是说李白了解杜甫(主动来到梦中)。接着写告别归去时的感受,表现出“局促”神态,心情难受地告诉杜甫说,回来确实不易。本来“三夜频梦”而不应该在分别时还有“常局促”的表现。然而,诗人就是通过“常局促”来表现与李白的情感之真挚,之深厚。其中,“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嘱咐诗人路途的艰辛,实则暗示了人生路途的险恶,这与上一首“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意思是一样的。特别是“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两句,不但表现了诗人对时光逝去的人生苦闷之感,而且也表现了对李白一生“济苍生,安社稷”志向的辜负而惋惜。

所以,最后诗人写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网”按理性来讲,就是像网一样的组织或系统。在文学中,往往喻指法律或者权势。恢恢”即宽阔广大的样子。“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总的来说,这里几句抒发诗人梦醒后的感慨。其中,“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意思是说,“满京华”的“冠盖”究竟有几个是贤能者,而一代诗仙却“独憔悴”。这里,一个“满”字和一个“独”字用得很妙,不但表现了诗人对“冠盖”的鄙弃,而且更表现了对李白遭遇不幸的同情。可以说,诗人在对比中,为李白鸣不平。而“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意思是说,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了反被牵连受罪。这里,诗人用了疑问句,对“天网”的公正提出怀疑,在怀疑中,也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之情。最后两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诗人以“身后事”的“寂寞”来表现对李白生前死后的关切。根据诗人对李白才华的了解,知道千年万载之后,李白的名声一定会永垂不朽的。其实,这是诗人对李白进行了赞扬。    

在艺术上,这两首诗主要艺术手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以梦写人,情真意切。其次,对比手法,突出深情。再次,用词恰当,表意明确。第四,比喻运用,形象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