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昵称32353910 2019-09-02

人类近代史上有两次重要的工业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则是19世纪末以电气为代表的美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重塑了人类文明,也让一大批杰出的发明家应运而生。然而,这些发明家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过人的创造天赋,一项重要的制度同样功不可没,那就是专利。

以英国为例,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因为这里的天才发明家比别人多,而是由于英国是当时全世界专利制度最完善,执行最严格的国家。专利保证了任何人都能从自己的发明成果中长期收益,并有效地刺激创新行为。直到今天,专利制度仍在推动科技行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是众多优秀企业的护城河。

专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和任何制度一样,它也是一柄双刃剑,下面让我们先回到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初,看看专利如何在成就一位天才的同时,又毁掉了另一位天才。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1/5 英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任何技术革命总是率先在某一行业内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这个行业就是纺织业,纺织业引领了工业革命,并催生出两位天才人物,他们一个叫阿克莱特,一个叫克朗普顿。两人被誉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棋手。

我们先说说阿克莱特,光看他年轻时的履历,你很难相信这个人能在日后成为英国一等一的富豪。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阿克莱特1732年出生于英国的普雷斯顿,他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他早先的工作是剃头匠,由于没时间上学,阿克莱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个文盲。

阿克莱特这个剃头匠做了很久,直到30多岁,他还在经营自己小小的理发店。无论如何,你都无法把他与未来的发明家与成功的商人联系在一起。

但是机会总是留给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18世纪初,英国的纺织业开始兴起,那时候的纺织业如同今天的高科技行业,随着飞梭、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问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加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给英国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全球市场,因而使大量资本纷纷涌入。

阿克莱特并没有在纺织厂工作的经历,据说,他是通过平时与顾客闲谈了解纺织机原理的。事实究竟是怎样已经无从考证。可对于阿克莱特而言,1768年是改变他命运的一年,这一年,他发明了史上第一台水力纺织机。

严格意义上,这台纺织机只是对前人的改造,而且改造的幅度并不大,可就是这么一点点变化,就足够阿克莱特申请一个专利了,当时法律规定,一项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是14年。

但阿克莱特并不满足于此,他真正的野心是去开大工厂,成为一名企业家。1771年,他与两位针织品商人合伙,雇佣家庭纺织工人为他们生产织物,从而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在把生意最大的同时,阿克莱特也在不断地改良技术,1775年,阿克莱特取得了第二项发明专利,它们包括进料器、曲柄梳棉机、粗纺机等等,对纺织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八十年代初,阿克莱特已经是英国最有钱的纱厂主,实现了从穷小子到成功人士的人生逆袭。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纺织厂

可到了1785年,阿克莱特却遭遇了晴天霹雳,法院却宣判他的专利权无效,因为他的数项所谓的“发明”,都是抄袭别人的。

比如他的那台水力纺纱机,其实是一个叫托马斯·海斯的人率先发明的,进料器则由一个叫约翰·利斯的人所创,曲柄梳棉机来自一个叫哈特利斯的人,尽管阿克莱特竭尽所能为自己辩护,法庭仍旧收回了他的专利权。

一般的人到了这种地步,恐怕就走投无路了,但阿克莱特可不是一般人。

2/5 两个天才人物的不同结局

因为此时的阿克莱特早已不靠专利赚钱了,他真正的资本,不是他发明或者改良的机器,而是那些庞大的工厂。即便失去了专利权,投资人还是愿意找上门来,为阿克莱特的工厂源源不断的输血,因为他们相信,阿克莱特拥有独特的商业才能,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阿克莱特是西方历史上最早引进工作纪律的企业家之一,他还擅长培训工人,难怪有人说,阿克莱特真正的天才不在于技术,而是体现在组织能力上,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近代化的工厂。尽管阿克莱特所谓的发明都来自别人,但他是第一个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并形成生产体系的人。即便那些专利不属于他,那又如何呢,因为阿克莱特把它们用的更好,近代英国纺织业奠基人的冠冕,仍旧当之无愧地戴在了他的头上。

讲完了阿克莱特,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主人公:萨缪尔·克朗普顿。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与阿克莱特相比,克朗普顿更像个名副其实的发明天才,早在24岁那年,他就发明了走锭精纺机,这种机器可以让织出的纺线更加精细,很快引起了厂商们的注意。然而,克朗普顿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为自己的机器申请专利,这决定了两人日后命运的不同。

克朗普顿似乎没有做企业家的野心,他做出来的机器只供自己使用,不想大范围推广,所以他的纱厂规模始终很小,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克朗普顿无法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克朗普顿的纺织机里,有一部分和阿克莱特的纺织机一样,其实是对托马斯·海斯水力纺织机的改装,而在当时,这项专利已经归阿克莱特所有,克朗普顿居然束手无策。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克朗普顿的精纺机

不久,克朗普顿的纺织机就被人争相复制,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而作为发明人,克朗普顿仅仅得到了67镑的补偿。

后来克朗普顿又有一系列发明,可惜都没有申请到专利,原因和前面的如出一辙,这些发明多多少少都是对前人的改进,他不敢拿到市场上卖。当然,胆怯的性格是克朗普顿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不像阿克莱特那样有杰出的企业家才能,甘愿冒着被对手告发的风险,也要将自己的技术推广应用。一直到死为止,克朗普顿还是个穷光蛋,几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他的发明天才没能帮助他脱贫致富。

同样是面对专利,阿克莱特巧妙运用,并最终摆脱了它的束缚,而克朗普顿却视之如畏途,一辈子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两人结局的不同,我们到最后还会详细阐明。

3/5 拒绝交流电的爱迪生

前面所讲的两个人物中国人还比较陌生,但接下来出场的这位可就大名鼎鼎,他便是托马斯·爱迪生,美国的发明大王。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爱迪生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一生共取得了1000项发明专利,范围涵盖电学、光学、声学、化学等多个领域。但是很多人不太知道,除了发明家这个身份,爱迪生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创办了好几家公司,今天的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通用电气,就是由爱迪生所创立,通用电气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但就是这么一位天才人物,也在专利上栽过跟头,并最终错过了电气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交流电。

当时爱迪生公司里有一位天才的发明家,名字叫尼古拉·特斯拉,今天,他的名字因为特斯拉轿车的流行广为人知,网上能找到很多关于特斯拉的传记,将此人吹得神乎其神,但是有太多夸张的成分。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和爱迪生一样,特斯拉一生也搞了无数发明,但他最伟大的贡献是交流电和交流发电机。

爱迪生是直流电的支持者,在特斯拉成立他的小公司之前,爱迪生的公司已经拥有了上百家直流发电厂,但交流电的输电效率比直流电更高,这就大大提高了它的输电范围。

作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爱迪生当然不希望看到交流电的推广。然而,特斯拉的这项伟大技术却被西屋公司看重了,于是,西屋公司从特斯拉那里引进了这项技术,并一次性支付了高额的专利费,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垮爱迪生公司。

但爱迪生绝不会善罢甘休,他想尽各种办法诋毁交流电,为了向公众展示交流电的危险性,他不惜公开电死一头大象,还贿赂官员,把处决死刑犯用的绞架改成了电椅,只为加深公众对交流电的恐惧。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交流电的普及和推广,因为它相比直流电的优势太明显了。到最后,爱迪生公司的大股东J.P摩根,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他在未征求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把爱迪生创办的公司卖掉了,因为爱迪生只占其中10%的股份,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

爱迪生之所以被摩根踢出自己的公司,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拒绝使用交流电,而此时的交流电已经是电气时代的发展大势。你可能会说,爱迪生犯了很多天才人物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盲目自信,保守固执。但事实没那么简单。

爱迪生并非不了解交流电的优点,他之所以选择直流电,只因为那样做对公司更有利。当年西屋公司从特斯拉那里买下了交流电的专利,但代价却是,高额的专利费险些使该公司破产,爱迪生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想采用交流电。当时爱迪生的公司已经非常成功,他犯不着让公司破产的风险,去引进成本更大的交流电,即便后者的价值有目共睹。

爱迪生虽赢得了一时的胜利,但与专利费相比,爱迪生失去了更多,他与下一轮电气革命失之交臂,并最终被时间给淘汰。

4/5 停滞不前的莱特兄弟

接下来要说的这一对也是家喻户晓,莱特兄弟,飞机的发明人,他们的故事向我们很好地证明了,专利在使人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会让人停滞不前。

莱特兄弟于1903年试飞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这架飞机用今天的眼光看,只是一个蹩脚的玩具,因为它飞了不到一分钟,飞行高度只有两百多米。不过,这足以让莱特兄弟名垂史册了。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莱特兄弟本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产品,但他们并没有,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他们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打官司上面。

莱特兄弟为自己的飞机申请了专利,然后就像财主守着自己的金银财宝那样,把飞机牢牢地包起来,任何人想看飞机,都得提前预约,还得交一大笔参观费。

很多公司都找莱特兄弟合作,但是莱特兄弟拒绝透露关于飞机制造的一丁点细节,他们想垄断关于飞机制造的一切,任何人胆敢试飞一架新的飞机,都可能面临莱特兄弟的指控,因为他侵权了。

但问题是,自从飞机一问世,就有无数双眼睛盯上了这项伟大的发明,很多人都在跃跃欲试,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都在尝试造新的飞机。随着一战的爆发,人们对飞机的需求量大幅攀升,在战争危机与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没有人再把莱特兄弟的专利当回事了。

结果呢,莱特兄弟很快就被国内国外的竞争对手给超越,他们的飞机性能出众,还能大规模量产,而莱特兄弟的飞机则沦为了老古董。

1914年,法院终于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作为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享有飞机的专利权,所以,美国所有新生产的飞机,都需向莱特兄弟支付20%的专利费。

莱特兄弟似乎又成了最后的赢家,此时距离他们第一架飞机试飞已经过去了11年。虽然技术落后了,但他们毕竟赢得了名声与财富,人生也算是无憾了。

但万万想到的是,剧情最后来了个大反转,随着一战美国的参战,美国人发现,自己的飞机技术已经落后于欧洲,这怎么行呢?政治家们查来查去,最后把矛头指向了专利费。你来莱特兄弟收的专利费那么高,别人家的飞机还怎么发展?没有好飞机,美国人又怎么可能打胜仗?

政治家的主张与商人们一拍即合,他们巴不得这笔专利费快点降下来,所以很快的,莱特兄弟的发财梦也落空了,时任海军部助理部长的罗斯福,把所有飞机专利合在一起,向所有人开放,专利费也从20%下降到1%。

到此时,莱特兄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额也没了,直到两人去世,他们始终是以飞机的发明者而闻名,对人类航空业的发展也仅限于此。他们给时代打开了一扇门,却向自己关上了这扇门。

5/5 发明家的绊脚石

我们讲了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这些陈年旧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更多的是遗憾。你也许会问,我们这篇文章难道是批判专利制度吗?绝对不是,专利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问题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传统观点认为,专利制度能够鼓励技术创新,但专利首先是一种垄断,以帮助技术的拥有者赚取垄断租金。

我发明了某项技术,然后政府允许我在一段时间内独占这项技术,任何人想使用它,都必须支付专利费,技术的重要性越强,我收取的专利费越高,就此而言,拥有专利的人,从此获得了一劳永逸的赚钱机会,理论上,他不必再发明新的技术,只需等别人登门拜访,自己坐着收租就行。

这种由专利取得的垄断租金,对于自己是一种强大的保护,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便是莱特兄弟,他们把发财的机会寄希望于对飞机技术的长期占有。很可惜,他们遇上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即便没有战争,照样还会有无数后来者去制造飞机,而法律的制定往往是滞后于时代发展的。

但莱特兄弟没能看到这一大势,他们固执于眼前的这点小利,却忘记了自己的专利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进步,最终,他们连小利都没能得到。

与莱特兄弟犯下类似错误的,还有克朗普顿与爱迪生,只是他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克朗普顿本质上是由于缺乏商业头脑,而爱迪生则错在过于患得患失,他们一个在别人的专利面前畏首畏尾,一个因为不想承担利益损失,最终都被时代拒之门外。

而阿克莱特的故事依然散发着光辉,他的成功向我们揭示了,固执于已有的一切将是多么危险,但只要敢于超越它,幸运女神就会眷顾你。

很难将阿克莱特定性为发明天才,他本质上是个企业家,他的格局,比本文提到的其他三位主人公都要大。其余的人只想创造或改进一门技术,无论这些技术多么重要,它充其量还只是技术。但阿克莱特不同,他要改造的是整个行业,专利归根结底是为他的格局服务,因此,他不介意借用甚至剽窃他人的技术成果,因为正是他把这些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格局,而非专利,让阿克莱特成了英国早期纺织业的最大赢家。

专利的诅咒:是什么让天才发明家们止步不前

所以,专利真正的价值,是为你的持续进步争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对于只看到眼前的人,专利是一道铁闸,阻挡别人的同时也锁住了自己。可对于着眼大局的人,它只是你前进轨迹上的坐标。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都不会成为格局开阔者的绊脚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