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屏蔽朋友圈:我不要你舒服,我要我舒服

 天侠论坛 2019-09-02

朋友圈三天可见、分组推送、不让某好友看……微信屏蔽功能层出不穷,越来越“人性化”。有这些功能,意味着有需求,而且还有很多人希望功能继续细化。

由此可见,朋友圈屏蔽是普遍现象,上一秒加好友、下一秒屏蔽已成趋势。

新加微信好友,立刻设置“不让他(她)查看朋友圈”——互联网社交法则的第一条。

朋友圈屏蔽,即不让微信好友看朋友圈,可以面向全员屏蔽,也可以指定好友屏蔽。

屏蔽行动要自然、一气呵成,不能流露出丝毫心虚,让对方知道:这是一个家常便饭的行为,跟你每天要喝八杯水一样,不要问原因,问了一样屏蔽。

朋友圈屏蔽行为指南

所谓“三人同行、两人在攀比”,咱们可不能学习灭霸,打个响指屏蔽一片好友,但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屏蔽方式,让被屏蔽的好友仍感觉到被优待,这才是正道。

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范围,可选择最近半年、一个月和三天,这是面向全体好友的无差别屏蔽,适用于有大量往事、不堪回首的人。

比如很多人,即便跟前任再无瓜葛,也不会删除关于他们的照片,因为这是一段回忆,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成长。

看着前任的脸,看到的是自己,怎么能狠心删除这些记忆?此时,设置朋友圈三天或半年可见,其实是对现任的保护——照片一旦被发现,不管真爱有多真,这段感情都将面临考验。

遇到敢与你共享朋友圈的人,就嫁了吧。图/《都挺好》剧照

不看或不让他(她)看朋友圈,双方心里都舒坦。在领导和长辈面前,我们都是一副十分靠谱的样子,朋友圈里当然也要继续保持形象。

什么?全是吃喝玩乐的动态?那针对性屏蔽、不让他们看我的朋友圈吧!如此一来,对方依然觉得我靠谱,我也继续玩得开心。

同理,不让讨厌的人看朋友圈,既压制了自己举报的冲动,又不用揣摩他的点赞是真心还是假意,皆大欢喜。

分组屏蔽让我们有了“定制化发布”的权利,可以指定单独一条朋友圈不给某些人看,也可以只给某些人看,比如不能让父母发现我在喝酒,但又想晒一把“嗨,加班的朋友,看我又有饭局啦”!

再比如公司的企业宣传硬广,可以选择只让领导看到,既保住了朋友圈的质量,又表现出一名优质社畜的觉悟。

每个好友都有被屏蔽的理由,每个时刻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当屏蔽成了主流、成了习惯,很难想象过去那种没有朋友圈毫无屏障的“裸奔时代”。

屏蔽被揭穿,曾是一件尴尬的事

朋友圈2012年刚上线的时候,定位是“熟人社交”。当时微博正面临关系链泛化,有意往媒体之路转型。

有人说,朋友圈让用户有机会找回所有熟人。起初确实如此。大家热衷于把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大到结婚生子,小到喝了一杯新口味的奶茶,更别提那些失眠夜里的伤春悲秋了。

当初的朋友圈能有这片“祥和”的景象,只是基于好友人数不多而且交情真实。

朋友圈上线三天可见、半年可见等功能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是否每一条动态,都适合给所有人看。

那时,“屏蔽”这个功能只是一团燃不起的小火苗,屏蔽需要偷偷摸摸,被发现了会很尴尬,可能会受到对方的指责,说不定还会成为旁人饭后的谈资。

2014年,青岛新闻网做过一个调查,探讨屏蔽朋友圈的意义,证明这种行为在当时存在争议。

朋友圈屏蔽的理由,如今看来很平常。/青岛新闻网截图

随着网络社交越来越流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三姑六婆,甚至隔壁的王叔叔都纷纷要求加好友,审阅我们朋友圈里的“真实生活”。

微博话题#当朋友圈没有屏蔽父母时#一度登上过热搜,网友叫苦连连:因为父母关心过度,自己压力山大。

饭圈少女的日常秀,收到来自外公的“撮合”:

广东地区,外婆、外公被称为婆婆、公公。/新浪微博截图

发出一句英文,觉得自己好有文化,结果却被“老实人”妈妈评论:

新浪微博截图

今天走日式颓废风,觉得自己是大街上最潮的仔,却被亲戚一针见血地指出潮流核心:

新浪微博截图

还常常收到来自爸爸的鸡汤:

新浪微博截图

曾经,我们喜欢把工作上受的委屈发泄到朋友圈,也喜欢抖机灵说两句梗、用表情包替代说话;如今,我们在朋友圈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因说错一句话而被“特殊关怀”。

亲人毕竟是亲人,虽然唠叨声很烦人,但饱含爱意,屏蔽功能真正的使用对象不该是他们,而是更多“陌生的好友”。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就屏蔽功能表示,设置三天可见,是希望用户“能够勇敢地发布自己的动态,而不用担心朋友在以后能够翻看”。

我们最真实、私密的一面,并不适合向全部人公开。

熟与不熟,相处都该留点空间

加好友前我们不是很熟,加了好友后也没必要把我的生活全盘托出。

朋友圈是一个小社会,屏蔽只是因为圈子不对。若要细究原因,大致分为三种:

朋友本来就有远近亲疏之分。现实里大家只是点头之交,你不知我的私生活,我也不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互不干扰,也不感兴趣。

朋友圈不是微博,不以吸引新粉丝为运营目标,我们何必自作多情,向不关心我的人展示自己?

陌生的好友,很难赢取信任。普通朋友和同事,虽然三天两头见一次,偶尔也一起吃个饭,但只是表面熟络,事实上哪句话该说、哪句不该说,背后都经过权衡与考量。

老人家教导我们:话说三分,说太多让人多心。到了朋友圈也一样,我的多面人生,抱歉只能对信任的人展示一面。

身份不同,大家没必要做朋友。此处没有歧视之意,只是好友列表里的不少人,与我们的生活少有交集。

比如勤劳的快递小哥、打过一次交道的微商、买过演唱会门票的黄牛……大家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更没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不如主动屏蔽朋友圈,防止个人信息流出。

况且,天天“强迫”对方观看我们的疯癫日常,也怪不好意思的。

对你屏蔽朋友圈,我求个防窥视的安心,你图得个清净,相互留点空间,世界变得更美好。

那么疑问来了,这种空间会不会越留越大,发展到社交失衡的地步?

屏蔽朋友圈,就是一代比一代冷漠?

老一辈的人,对谁都很热情,跟谁都能聊一块去。在他们眼里,如今的年轻人过于冷漠、不愿意分享,活得一点都不坦荡。

就连生日结婚这类喜事,也要设置分组屏蔽。什么前任、领导、楼下的小卖部阿姨都不准看,生生把朋友圈折腾成“屏蔽圈”。

但其实,大家情况完全不同啊!爸爸妈妈们,每天遇见的人来来去去就是对门邻居、卖菜阿姨、门卫大叔、一起下棋的老伯……

我们呢,一天起码要在微信上和几十个人谈项目、谈策划、谈爱豆、谈最新潮流、谈旅行、谈隔壁办公室新来的小哥哥。

还要扮演几十种不同的角色,一会儿是知心的大姐姐,一会儿是理性的策划者,一会儿是满眼星星的小迷妹。

有时,我们会面对好友列表里几百个、上千个名字发呆,陷入迷茫:他们到底是谁?他们都是好人吗?他们了解我多少?他们悄悄看了我多少私生活?

东野圭吾说过,世界上,唯有太阳和人心不可直视。连对方都不了解,真的很难做到毫无防备、敞开心扉。

我能做的,只有屏蔽朋友圈,把他们统统隔绝在我的生活之外。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社交越来越方便,“好友”基数越来越大,能分予社交、维护人际关系的精力却没有增加,只能通过屏蔽的方式,保护自己。

我们不是冷漠,只是有点惊慌。

朋友圈还是检验好友的唯一标准吗?

朋友圈并不是检验好友的唯一标准,互赞不能证明我们是好友,屏蔽也不能证明友谊不再。

朋友圈只是一个社交载体,没必要上纲上线。毕竟,真不想做朋友,拉黑就完事了。

大多数屏蔽不会伤害别人,只是一具自我保护的盔甲罢了,不必指着对方大骂:“他不裸露自己的肉身,就是不把我当朋友!”,你身上没有可以割伤皮肤的刀子,不代表四周的灌木丛中没有冷箭射出。

况且,大多情况下我的私生活与你毫无关联,用道德掰开我的盔甲,不过是为了满足熊熊的八卦之魂。

若想省去屏蔽这个繁琐的步骤,要么狠,要么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