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堡”做地名怎么读

 零壹贰012 2019-09-02

“堡”做地名怎么读

文/钱伟

作者简介:钱伟,贵州财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堡”是一个多音多义字,也是常见的地名用字,但是其读音常让人感到困惑,很难准确把握。

《辞海》对“堡”的解释有三条:1.读 bǎo,泛指军事上的防御建筑,如“堡垒”“碉堡”“城堡”“桥头堡”;2.读 bǔ,指集镇(《新华字典》的解释是“有城墙的镇”),常见于西北地区的一些地名,如“吴堡县”(陕西)、“柴沟堡”(河北)、“堡镇”(上海崇明);3.读 pù通“铺”,本为驿站,今多用于古驿道边上的地名,如“十里堡”(北京)。其实,根据音韵学的解释,“bu” 和“pu”在古音中原本相同,只是后来由于浊音清化才产生了异读。

放眼国外,我们会发现欧洲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都带有“堡”字,如“爱丁堡、勃兰登堡、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斯特拉斯堡”等,其中“堡”无一例外都读“bǎo”。这可以说是意译(城堡)加音译(词尾“burg”)的结果。

眼光转回国内,我们注意到很多村镇都以“堡”命名。

先看历史上著名的瓦窑堡(陕西子长县)。它以瓦窑堡会议而知名,留下了“瓦窑堡革命旧址”。在课堂上或是电视里,我们常常听到的是“瓦窑堡(bǎo)”。然而,此读法实际上并不正确。根据 1985 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制定并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用例说明,这个“堡”字的正确读音是“bǔ”,取的是“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之意。

再举一些例子。用机场所在地起名,是中国大部分机场的惯例。由于机场一般处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原本是农村用地,许多机场名带有浓厚乡土色彩,如贵州贵阳龙洞堡机场、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有趣的是,这两个“堡”读音不同。依据当地习惯,第一个读 bǎo;第二个读 pù。这两个机场都是交通枢纽,地位非常重要。可是外地人看到后往往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实在分不清到底是该念“bǎo”,还是“bǔ”,抑或是“pù'?

虽然有人认为公共场所名称不必一味追求“高大上”,追求响亮、好听,但是至少要让公众易于辨读和交流。难怪现在社会上有人提议要改一改这些带有“硬伤”的名称呢!

如何对待地名中的多音字?究竟是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来延续各地约定俗成的习惯读音,还是按照方便大众、利于交流、与时俱进的理念整合读音?这确实是颇费思量的问题。

“堡”做地名怎么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