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庆友尊者 2019-09-02

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国文字的诞生而出现,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史中,最浓厚而辉煌的一刻,正是大唐。这个时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帝王崇尚书法艺术,文人墨客竞相习书,书法研习得到空前发展,这个时候的唐楷,以欧颜柳薛为代表,法度森严,多为平正之美;但也因缺乏变化,而失去艺术生动之活性。

对于书法学习来说,唐楷是其必通的一关,了解唐楷,知晓发展,学习精华,才能学古不泥古。

一、何谓唐楷

唐楷,指的是唐代楷书的总称,类似唐诗,是对一个时代的书法标志的统称。

楷书源自魏,发展在晋,新高度在唐:

《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在汉末曹魏时期,钟繇对隶书进行改进,变隶为楷,从此开启了书法史上的新篇章,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发展。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钟繇-淳化阁帖

楷书出现后,在魏晋得以创新和发展,唐代时社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楷书进入了一个新高度。这时候,不仅诞生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初唐四大家,在楷书四大家中,唐代更是揽下三个名额。

图中仅赵孟頫为元代,其余均为唐代

他们的楷书,有继承也有创新,如欧体的挺劲峭拔、颜体的雄浑端庄、柳体的刚劲严谨。但他们的书体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即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所有才有了“唐尚法”的说法。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二、学习书法,须得看透”唐楷“

唐楷有两面性,它因法度森严而闻名,也因缺乏生动灵性的变化而饱受争议。

一方面,对于初学书法,唐楷是友好的。发展成熟的唐楷无疑是贴近现在生活的,且实用性高、易于辨识,初学书法须得从规矩做起,从这方面来看,唐楷是最适合的。

另一方面,唐楷又是拘泥的。它过度追求法度,而缺乏灵动变化,容易阻碍书法学习的艺术创新能力。

所以对于从唐楷入手的初学者来说,了解唐楷的两面性以及历史成因和发展,有利于防止陷入固步自封的泥坑。

三、儒学、帝王推崇、科举考试,将唐楷束缚在法度之上

唐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过分追求法度,而丢失了自然、质朴、烂漫、奇崛的气息,从而趋向于整饬化,即过度的整齐有序,难免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无外乎离不开唐代这个时代的特征:

1. 倡导儒学,崇尚典正之美:

孔子

反对儒学失败的隋代,给与了唐高祖十足的经验,治国离不开儒学。儒学的政治观是艺术服务于政治,崇尚典正之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而儒家信奉中庸原则,《论语注疏》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也”,所以张扬的道德观基本被儒学抹杀在襁褓之中。如唐代的书法红人欧阳询《八诀》中要求结字要“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在这些思想中足以反映,欧阳询反对疏密、短长、粗细、大小等对比因素的两极化。儒学的影响尚不止体现在书法,比如在唐代乃至宋初的学者治经,都是墨守成规,不敢雷池一步。

儒学在思想中,摒弃了张扬之风。

2. 帝王的喜好与政治统治,树立潜在规范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李世民

事实证明,帝王的喜好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如乾隆帝喜欢董其昌,故而导致清朝前期的书风都笼罩在董其昌之下。

唐代李世民喜欢书法,个人崇尚法度,更是推王羲之书法为至善至美,树立崇王之风;再者,擅长以文治国唐代君王,更懂得如何树立文人规范,所以帝王崇尚的结果是,臣民对某一现象趋之若鹜。

崇尚法度本是书法学习的正途,但过度追求则物极必反,呆板,缺乏灵动的缺点随之而来。

3. 科举制度确立,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

唐代注重教育,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多个教育机构,也专门设立了培养书法人才的机构,但后者多是为了皇帝安排的秘籍缮写需要。 当时书法人才的培养多以实用为目的,而摒弃艺术的开发式教育,故而也是唐楷整饬化的一个因素。

朱关田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中说:“鉴于这些学习内容和书学曾隶属于兰台的史实,当时培养书法专门人才或许就是为了秘籍缮写的需要。” 兰台就是负责秘籍整理、缮写的专门机构。

在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唐楷被将唐楷束缚在了法度之上,而有了整饬化的诟病。

四、唐楷,法度之下也有多样化的风貌

唐朝,这个让楷书趋于法度的朝代,却孕育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多为朝廷命官,担负着政治任务的同时,书写着不同的风韵。如欧体峻拔刚劲、虞书温蕴雅致、褚书清劲舒宕、 颜体端庄雄厚、柳体硬朗劲健。尤其是在抗击安禄山叛乱时,颜真卿将篆籀笔法和充满张力的“屋漏痕” 意象融入楷书,创作出郁勃大气、雄浑刚健、端庄平正的体现儒家精神正大气象的端严大楷,使楷书走向对称、平衡、规范、 宏大的巅峰。

虞世南,唐代的书法家、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外柔内刚,笔法圆润而有遒丽之气。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虞世南《陕本虞永兴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所以后人也称之为“欧阳率更”,“初唐四大家”之一、“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平正中寓险绝,在严谨平正中追求险峻变化。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唐代书法家、政治家,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他初学欧阳询,后学虞世南,最后融汇“二王”之气。他的书体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推动了“唐尚法”的形成。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薛稷,唐代的书画家,“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特点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薛稷作品

颜真卿,唐代的书法家、政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取众家之长,完全摆脱了初唐后被“二王”笼罩的气息,他的书体端庄大气、雄浑遒劲,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对楷书书体进行了总结和创新,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对颜真卿的颜体融入自己的心意,形成自己的书体“柳体”,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和颜体相比,柳体更加均匀瘦硬,所以也有“颜筋柳骨”之称。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柳公权《玄秘塔碑》

五、五代一个疯子的出现,“唐尚法”时代结束

杨凝式,一个诞生于五代时期的才子,因为生不逢时,战乱不断,为保全性命,而装疯卖傻,因而得名“杨疯子”。

而他,正是唐尚法的终结者。他先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学二王,将自己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融汇而入,破方为圆,削繁就简,加以纵肆,一变唐法,从布白到结体,无不让人耳目一新,拍手称妙,成为“唐尚法”到“宋尚意”过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的书风直指北宋书坛,“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无不受其影响,自此唐尚法”的时代彻底结束。

心定神宁学书法,了解唐楷的前生来世

杨凝式《韭花贴》

六、结语

唐朝,是书法家并出的时代,它使得唐代楷书迅速发展,成为典范字体,唐楷地位之高毋庸置疑。但对于书法学习当从何入手的问题抛出时,有人主张唐楷入门,也有秉持反对态度。主张的人崇尚唐楷的地位,且实用性高;否认的一方认为书法当从晋楷乃至魏碑学起,更有甚者认为应该根据书法起源,从篆书开始。而这些参差不齐的观点,容易给初学者带来迷惑,一时迷失方向甚至不知从何学起。

其实,书法学习从唐楷入手,并非错事,只要正视其地位,了解其发展,懂得其双面性,规避法度过于严谨而缺乏灵动的缺点,再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一个喜欢的书家之帖进行仔细临摹、练习,坚持不懈,掌握其精髓,研究笔法,多想多练,持之以恒,定能修成正果。

参考文献《唐朝社会因素对唐楷整饬化的影响》孟宝跃《浅谈钟繇与楷书》牛播阳《新时代下“唐楷”的现状分析》傅鹏飞《浅论唐楷法度的困与解》王学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