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瓷展赏:北宋耀州窑六棱斗笠碗

 潘施文图书资料 2019-09-02

宋代耀州窑虽然没有被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之中,但它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窑口。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宝镇一带,宋代这里属于耀州,所以叫耀州窑。耀州窑主要烧制青釉瓷器,最大的亮眼之处是它的刻花印花技术,所刻印的花卉、龙凤纹饰在各窑口的瓷器中别具特色。

耀州窑青釉瓷器创烧与唐朝,到北宋中期达到鼎盛。宋朝初年有一个叫陶穀的人著有一本叫《清异录》的书,记载了耀州窑为宋代北方著名的青瓷产地,他夸奖耀州青瓷的刻花器装饰是以犀利的刀法和流畅有力的线条,成为宋代瓷器同类装饰之冠。 1984年在黄保镇发现了地层陶瓷器标本,其中除出土不少彩陶瓷片外,还出土了大量宋代耀州窑瓷器标本。其中有宋代中期鼎盛时期的耀州窑瓷器标本,非常漂亮。

早在1951年就曾经在北京西郊金代都城遗址发现耀州窑瓷器窖藏。据推测可能是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所得的战利品,其中有大量的日用器都是龙凤纹饰,应该是徽宗年代的宫廷用瓷,可见耀州窑瓷器虽然产于陕西,但也曾经供应朝廷。

而且耀州窑瓷器对其它地区也有影响,河南、浙江一带都有过发现。所以南宋文豪陆游就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他认为耀州窑青瓷器与浙江余姚越窑瓷器相类。说明它们之间有过相互影响。

耀州窑瓷器的鉴定主要看其釉色、胎质、纹饰等主要特征。

首先是胎。宋代耀州窑瓷器的胎色灰白,质地坚硬,敲击如铁,露胎处有酱色的火石红泛出,所以表面呈现酱色,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胎的灰白色本色;

其次看釉。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青釉青中偏黄,属于透明釉,有玻璃光质;釉下有散落的大小气泡;釉面还有不规则的小开片。

再看纹饰。宋代耀州窑瓷器的纹饰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工艺。鼎盛时期的刻花技术成熟,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有的刻花纹饰凹凸变化强烈,有一种浅浮雕的效果,非常迷人。

在鉴定宋代耀州窑瓷器的时候,细致观察,在纹饰线条凸起的部分,有的地方会露胎,而露胎的地方就会有褐色斑点,这为其它窑口的青瓷器所不见,可作为重要特征在鉴定时加以重视。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器型以盘、碗、瓶、杯、盏、盆、罐等日用器为主,纹饰以缠枝莲、牡丹、菊花等花卉纹和鹤、鱼、波浪纹多见;龙凤纹是为宫廷专烧。

这件宋代耀州窑六瓣葵口碗的纹饰却非常特别:它是婴戏纹当中的一种,树叶丛中孩儿游戏纹。

这件六瓣葵口碗的直径19cm,高6.5cm, 足径5.6cm。碗分弧型六棱,底接圈足,内外施满釉,足脊露胎,圈足内也施釉。碗壁外光素无纹,碗内雕刻纹饰。




碗的整个内壁雕刻三个小男童游戏于缠枝树叶当中,一根缠枝以波浪型曲线环绕碗的内壁,一个男童露后背和后脑,双手分开握着缠枝似在吊秋千;一个男童横卧身体双手握着树叶,一脚蹬着缠枝,一腿微曲,悬于空中,似在翻筋斗;一个男童脸面朝前双臂分开,双手分握缠枝条,似在跳绳。缠枝条伸出杈枝,每枝大小树叶交错,布满碗壁,三个胖乎乎的男童,姿态各异,穿插于树叶丛中;画面风格以写实为主,男孩的刻画简笔稚拙,充满情趣。


小小的碗壁,古人勾画了一幅细致精巧的工笔画。细品这幅画面,里面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我细品把玩的时候,每每总是会对古人的文化观念产生好奇,对工匠们艺术创作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对古代工匠雕刻技艺由衷钦佩;同时也对古代瓷器艺术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那种丰富多彩而倍感自豪。

       这只北宋耀州窑瓷器创烧于它的鼎盛时期,碗的制作造型特别,釉色莹润,纹饰精美,趣味十足,存世稀少,非常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