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七雄到底孰强孰弱?几近灭国的秦国如何能一统天下?

 探知社 2019-09-02

在网上闲着没事刷文章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写战国七雄强弱排名的文章,看起来大体是差不多的,不过总体说来,其实战国大概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国家实力强弱是要有一些差距的,而在战国初期,秦国更是面临着灭国危机,今天便来和大家讨论一下,七大战国到底孰强孰弱,各自的强势阶段是什么时候?而一开始面临着灭国危机的秦国,是如何在后来慢慢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

在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应当是魏国,魏国历经李悝变法之后,国力强盛,魏武卒更是闻名天下,算是当时国力最强盛的国家,魏惠王前期任用庞涓为上将军,大有一统天下之心,但是到了中后期醉心于宫廷玩乐,珍奇珠宝,先后败于齐国、秦国,国力便慢慢的衰落了。

然后再说韩国,韩国在整个战国期间,最威风的时候大概是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的时期,申不害帮助韩国解决了魏国的骚扰,又用了十五年时间把韩国建立成了一个比较富强的国家,时有“劲韩”之名,但是在申不害和韩昭侯去世后便慢慢的走下坡路了,后世评价韩国后来之所以会慢慢衰败是由于申不害注重“术”的使用,导致了后面的韩国庙堂重“术治”大于“法治”,其中的根本原因,现在却已经是难以评说了。

而齐国,居于最东。可以算是占据了极为富庶的地方,战乱也少,故此一直以来国力都不算弱,大概与稍弱一些的魏国相当,比较强盛的时候是齐威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面发生了邹忌变法,就是那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邹忌,但是纵观战国,邹忌本领是有一些的,但是才能有限,私心又有些过重,所以不算是什么大才。而在战国中后期,发生了一起齐国差点灭亡的事情,在这之后齐国便有些一蹶不振,直至亡国。

再来说说燕国,燕国也是一个较弱的国家,更是经历过一场燕王哙“禅让”闹剧几近亡国,幸而后来的燕昭王发愤图强,重用乐毅变法强国,成就强燕,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燕国为了报之前齐国欺辱燕国的仇恨,联结各国攻打齐国,令齐国几乎灭亡,在后来复国之后,也是不复之前的强盛了。

如果粗略的算的话,楚国可能是战国时期人口最多,土地最大的国家了,但是由于楚国庙堂的统治力远远不如其他国家那样统一,基本上都是世族分制,所以地方虽大,却并不是如臂指使,总体来说较为松散,所以看起来强大,也确实难以攻灭,但是却难以聚集起来一支强大的皇家军队力量,在中前期,尤其是苏秦合纵之时还算可以,但是后面声音就慢慢小下去了,所以楚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明明总体不弱,却难以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

赵国武风彪悍,但是在前期并不甚强盛,真正崛起是在赵武灵王时期,也正是在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几乎成为了山东六国抗衡秦国的最前面的门户,这个时候其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就算是在长平之战之后,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实力还是可以的,更有李牧这等大将,如果不是后来赵国庙堂的昏庸,秦灭赵恐怕要费力得多。

最后来说秦国,在一开始就说了秦国在战国初期几乎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因为在战国初期,魏国最强,而秦国被魏国夺去了河西甚至要将函谷关送给魏国以保暂时平安,而魏国更是会盟另外五国要共分秦国,这个时候的秦国可以说是极度危险的,但是偏偏魏惠王和他旁边最亲近的公子卬都是喜好珠宝和宫廷玩乐之人,这便给了秦国机会,秦国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凑出珠宝来迷惑魏国,然后又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可以算是进行了最彻底的变法,最重要的是秦国的后续君主也许有过平庸,但是终究没有太过昏庸之辈,并且把变法很好的延续了下去,所以国力一直都保持在比较强盛的状态,最终终于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