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平家人】公众号昨天讲了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点击可阅读!你们都记住了吗?我们是连载的形式,按照经络把所有穴位串起来讲完,帮助大家解决记忆穴位难的问题,熟悉了穴位之后,针灸艾灸如何取穴,今天给大家分享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穴。 攒竹穴在哪儿呢? 标准定位: 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快速取穴: 皱眉,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即是攒竹穴 何为攒竹穴呢? 攒指聚集,竹指竹子,该穴在眉头,眉如竹叶簇聚,故名攒竹。 眉犹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喻如新生之竹攒生,本穴犹竹叶之蒂柄,《针灸甲乙经》有:“在眉头陷者中。”因名攒竹。 攒竹可以治疗什么病症呢? 【攒竹穴的功效与作用】 1.攒竹穴具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 2.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下近于眼部,上近于眶上及前额部,因此可治疗眼目、眶骨、前额及眉棱骨等局部病。 3.足太阳经膀胱经的经脉循行过于腰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故可治疗腰痛疾病。 【攒竹穴主治病症】 攒竹穴主治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近视、眼睑(+目闰)动、面瘫。 攒竹穴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尸厥、狂证、小儿惊风等。 攒竹穴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面瘫,面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迎风流泪;腰痛。 攒竹穴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动,眉棱骨痛,以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现代又多用攒竹穴治疗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等。 攒竹穴治瘛疭、戴眼、头目风热诸疾。小儿患天吊,一老中医以毫针针刺攒竹及眉上,共取三穴,稍微捻转,其睛立正,病家叹为神奇。 1.五官科系统疾病:近视眼,泪囊炎,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眶上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膈肌痉挛; 3. 其它:腰背肌扭伤。 【刺法】 一般斜刺或沿皮刺0.3~0.5寸。 治疗眼病,可向下斜刺0.3~0.5寸; 平刺0.5~0.8寸。 治疗头痛面瘫可平刺透鱼腰0.5~0.8寸,局部有麻胀感并向眼眶放散;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沿皮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平刺0.5~1寸透鱼腰穴,治疗头痛,面瘫,局部酸痛。 【灸法】 不灸。 攒竹穴禁灸。 不宜灸。 【攒竹穴的配伍】 攒竹穴配风池、合谷,有祛风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流泪。 攒竹配风池、太阳、合谷,治急性结膜炎。 攒竹穴配列缺、颊车,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攒竹配肝俞、肾俞、风池、角孙、太阳、光明,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 攒竹配上星、合谷,治前头痛。 【特效按摩】 可用食指中节由内向外沿眉毛刮抹眼眶,稍用力,对治疗眼睛红肿、肿痛等热证效果通常较好,也可疏筋活络,舒眉展目。 ----------------分隔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