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的就发怒,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可是不知道怎么办?” “……他还顶嘴,爆发了几次打了他,知道这样不好,可我也有情绪,我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明明知道不对,还无法控制情绪的情况呢。反过来,你有没有留意过孩子情绪的起伏,你是如何引导孩子表达喜怒哀乐的?如果说你在试着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说明你已经掌握了学前阶段养育孩子的法门。 控制住发脾气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深有感触。所以,孩子是很难控制住不发脾气的。
有时候,孩子对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大吼大叫发火。 回头想想这顿火是从何处烧起来的,真的是眼前的这件事情带来的吗?好像又是忍了很久的情绪,只是借由眼前的一件小事把这些情绪引爆出来的。
因为大脑中控制我们情绪的区域位于边缘系统,这个边缘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面,是最先发育的部分。所以我们的孩子很早就会笑啊、哭啊、恐惧、厌恶等。而这个边缘系统在很多动物的大脑中也有,因此很多科学家就把它称为大脑最为原始的部分。那我们就会看到孩子的情绪一上来,行动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有人会说不对,我们人会忍着不流露出情绪,会转化情绪。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更高级的部分——额叶,它可以有效控制我们情绪的爆发。但遗憾的是,额叶作为大脑最复杂、最重要的部分,是最晚发育的,而且直到成年后才发育成熟。还有,男孩比女孩对情绪的表达、理解、调节都要晚,这跟男女脑结构本身和发育有关,所以家有男娃的爸爸妈妈们要给予孩子更多耐心与关爱哦。 
控制不住发脾气其实还跟长期忽视情绪教育有很大关系。
反问下自己,我们的父母是如何教导我们调节情绪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好像没有啊。挨一顿打,关进房间,买个玩具哄一哄,或者满足小愿望……这些算不算呢?当然不算了。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表达情绪。不会哦。如果我们没有教过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的方法,那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跟家长闹,或者学着家长生气的方式提高嗓门、大声嚷嚷。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家小孩很乖,很少有闹脾气的时候。其实越是乖巧的孩子,越要让他们学会情绪表达。因为情绪是会慢慢积淀,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长期情绪记忆,未来说不准哪一天会爆发出来。比如孩子得到了老师五颗星奖励,你回家发现他很开心,问问TA,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孩子会说老师奖了我五颗星。你再反问一句,“因为老师奖励了五颗星,你很开心,是吗?”别小看这句话,这是我们在给孩子做情绪表达的语言示范。当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而非用肢体来表达情绪时,家长要立即回应孩子的情绪表达,这样孩子才会更乐于用语言来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孩子要汇报演出,TA可能会说自己有些紧张,这时候家长就要分享下自己的紧张感受是什么,又是如何应对紧张的。不能简单一句,有什么好紧张的,不用紧张,或者小孩子懂什么紧张,把孩子应付过去。
 仅仅会情绪表达还不够,还要帮助孩子找到情绪调节的方法。我记得儿子小小班放暑假前,有一天他告诉我不想去幼儿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个小朋友在下楼梯时推了他。那我问他有没有摔倒碰到?他说没有。我又问老师有没有批评那个推人的小孩,他说老师批评他不要推人。那我有点想不通,老师已经批评他了,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呢?儿子说,他没有给我道歉。后来那个小孩的妈妈让小孩给儿子道歉,儿子的这个情绪才算过去。  比如,两个小朋友在玩耍,没注意到有一个小朋友从后面冲过来,玩耍的两个小朋友摔倒,碰了一下头。推人的小朋友先是给摔倒的小朋友道歉。道歉不行,那怎么办?“吃鱼补脑子,买40条黄鱼吧。” “太多了,我奶奶一个人拿不了,10条行不行? ” “那要每个人10条,一共20条才行。 ” “好吧,我回去跟奶奶好好说说。”
整个过程,三个小朋友的情绪都得到了很好的平复,大部分时间老师只是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在听到孩子一边哭一边嘟囔“坏妈妈”“坏爸爸”时,是如何平复孩子和自己情绪的,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