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6大工科专业,很受世界500强企业认可,毕业就是香饽饽

 我的书海601 2019-09-02

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就是高考,而高考完了并不代表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因为后面还有选专业这个打的环节,在大学中选择专业还是一件十分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在大学中专业的选择十分的宽泛,仅仅是大学本科专业就有500多个,选择一门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更是难上加难。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一般都会有理科,工科,文科,医科等专业领域,这其中像电气、土木、机械、化工、计算机等专业一般被大家称之为工科专业。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选择好一个专业就如同敲开了就业迷宫的一道门,而工科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应用学科,当之无愧是时代风口浪尖的风向标。并且从总体上看,理工科专业比文科专业就业率更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6大工科专业,很受世界500强企业认可,毕业就是香饽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专业无异是当下最热门的专业,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我国大大小小的计算机,互联网公司多如牛毛,一些大的世界500强企业更是对计算机的人才求贤若渴,在这些企业中计算机的人才是十分的抢手的。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属于热门专业,该专业毕业之后的薪资待遇比较高,据统计基本的薪资待遇都在6000以上,985,211等名校毕业的学生,薪资待遇会更高,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提供了几十万的年薪待遇。而且这个专业就业的岗位很多,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虽然是一个传统专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让其成为热门专业,通信工程人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通信工程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毕业后就业率高,而且薪资待遇很不错。从华为、BAT等公司公布的招聘员工的专业来看,通信工程专业都是位居前几位的,华为每年会到各院校进行招聘,华为开出的薪资待遇每年多达15万以上,若是一些能力较强的毕业生,起薪一年都在几十万以上。另外,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铁路、电力、军队等国家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是根本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研究机械运行、设计、维护等知识的相关专业。其相关技术人才需要具有机械设计、管理、应用、运行等相关知识。机械行业一直是一个老行业,也是很受学生们欢迎的理工科专业,该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基本上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招机械方面的人才。毕业后主要的就业范围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每年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该专业以技术性见长,实用性很强,毕业之后很容易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防重点专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并且该专业的就业是十分理想的,但是这个专业的课程难度非常大,需要强大的理科生的思维能力,所以难学也是肯定的。目前,全国本科阶段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院校有520余所,由于开设院校众多,这个专业在各个高校的培养特色和课程设置上也有不同侧重。但是无疑,该专业也是一门十分热门的专业,电气专业只要涉及到电力方面的都可以,现今来讲,电力关乎方方面面,因此电气也很受欢迎。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像大唐,华能,国电这些大型发电公司,是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南方电网、大唐电力、华电、中建、中铁等都大型国企非常喜欢该专业的毕业生。

电子信息工程

这个专业也是一个很老的专业了,一般的理工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并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就业的时候分为三个方向,说得通俗点就是硬件、通信、软件三个方向。对口的就业岗位大多属于技术类,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计算机编程等,该专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也是当下一个很热门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已经拥有自己的汽车,而且已经有逐渐向农村普及的趋向。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市场,在2017届大学生本科专业薪酬排行榜中,汽车类综合专业位列第三位!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大体上分为车身设计、发动机设计、底盘设计三个大的方向,还包括维修、汽车检测、仪表、营销、物流与信息、交通管理等一些交叉学科。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是最受大型汽车类国企青睐的,北汽、上汽、大众、本田等著名汽车企业等喜欢都招聘该专业的毕业生,有了经验的毕业生月薪上万的待遇也是很容易得到的!

对于以上,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参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