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9兵团从5个方向向美第10军发起了进攻,著名的长津湖战役打响了。但彭老总接到战情报告时却大吃一惊,这和事先要求的兵力部署完全不符啊?这样能歼灭陆战一师? 在高层发给志司的电报上,明确指出: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九兵团的二十六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宋时轮、陶勇)完成任务。 当时高层发给志司的电报原文 9兵团战前侦察获得的情报显示,陆战5团在柳潭里,陆战7团在新兴里,下碣隅里、古土里各有一个陆战营,社仓里有伪军一个团。于是9兵团将兵力部署调整为: 27军79、94师围歼柳潭里之敌(94师为预备队),27军80、81师围歼新兴里之敌(81师为预备队),20军58师围歼下碣隅里之敌(无预备队),20军89师围歼社仓里之敌。20军59和60师负责阻击古地里敌军增援。 美军当时的兵力部署 美第10军在长津湖区共有10.5万余人,正是因为兵力分散布置,才给了志愿军各个击破的机会。但志愿军此番布置,也同样犯了兵力分散的错误,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没有集中超过两个师的兵力,和高层要求的集中四个师完全不符。假如敌军部署和战前侦察一样倒也罢了,如果稍有变化,则9兵团仅有的兵力优势也被抵消了。更可怕的是,美军的机动能力远超我军的预判,当战斗打响时,几个方向上的部队都发现了实际情况与战前情报不符。如新兴里不是陆战7团,而7师31团。真正的陆战7团和陆战5团一起都在柳潭里,两个团兵力超过8000人,而进攻的79师只有1万余人,兵力和火力都严重不足。 陆战队的坦克行进在长津湖的山路上 在下碣隅里也不是一个陆战营,而是陆战一师的师部,总计4000余人,社仓里也不是伪军一个联队,而是美3师7团3700余人,一时间各个攻击方向上都兵力吃紧。而作为兵团预备队的第26军此时还在江津,离长津湖尚有4天的路程。9兵团的这番布置究竟是情报不准还有另有隐情,现在很难猜测。从其分兵去攻打远离长津湖的社仓里,可以推断9兵团可能是想将正面之敌全部包圆,一口吃成个胖子。但9兵团却忽视了两军之间装备和后勤保障的巨大差距。 美军视角下的志愿军进攻 柳潭里的79师头一天晚上进攻非常顺利,几乎拿下了两个陆战团全部外围阵地,但天一亮美军飞机开始增援就不行了,部队伤亡激增。战斗打成了胶着状态。而负责打援的59师却无仗可打,长时间潜伏在冰天雪地中,造成了严重的冻伤减员。 最终的结果是新兴里的31团被全歼,证明志愿军是有能力以两个师围歼美军一个团的。而柳潭里的两个陆战团突围了。美军战史记载:下碣隅里的机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共撤出5000余名伤员,除下碣隅里自身的1000多名伤员外,还撤出了从柳潭里过来的近4000名伤员。 大雪中等待撤退的陆战一师 从中可以看出,柳潭里的两个陆战团,总计8000余人,伤员就有4000,按正常比例,整个部队伤亡应超过了5000人,如果不是79师和94师已经筋疲力尽,这剩下的几千人又怎么逃得出去?此时那怕只增加一个师的兵力,陆战一师两个主要战斗队都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美军空投了桥梁钢构优件,修复了水门桥 如果一开始就严格的按照高层的指示来办呢?可能整个战争的进程和格局都会发生变化,陆战一师的被围已经引起全美媒体的关注,如果再被全歼,可想而知其带来的爆炸性后果。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