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风貌规划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以上海青浦淀山湖地区风貌规划为例

 中南城建君 2019-09-02

卢诚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淀山湖地区规划背景

      青浦淀山湖地区包括上海最西面的三镇——朱家角、金泽和练塘,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江南水乡特色显著,是临近上海大都市核心区的典型乡村生态地区,非常有条件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上海市对淀山湖地区的发展模式和风貌建设高度重视。2018年4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青浦时强调:“不能简单地把城市建设的那一套复制到乡村,破坏乡村肌理,连图纸都不改。”

图1:青浦淀山湖地区区位图

图2:青浦淀山湖地区航拍图


乡村风貌是什么?

       解读一个地区的风貌,首先应对其历史演变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梳理,也就是发现乡村地区的“基因”。回顾淀山湖地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人与水的相互关系,造就了淀山湖地区风貌的内在基因,以“水”为核心,“水绿镇村文”共同构成本地区的特色风貌。

图3:长三角地区水利变迁历程

图4:淀山湖地区水系尺度分析

图5:淀山湖地区发展历程

乡村风貌怎么做?

       我们认为乡村地区明确目标和价值观很重要。通过梳理世界著名湖区的案例,其中一些理念和价值观是普遍共识的,如生态环境要 “绿”、湖光山色要“敞”、城镇建设要“隐”、乡村风貌要“老”、人文要素要“显”等。

图6:世界著名湖区选取

       宏观层面,我们提出淀山湖地区 “世界慢湖区,江南新水乡、诗画梦田园”的总体风貌定位。

图7:淀山湖地区总体风貌定位

        中观层面,空间布局强调回归水岸生活,以水为核心要素,形成“一湖一链五廊,三镇六片多点”的总体风貌结构。

图8:淀山湖地区总体风貌结构图

       结合风貌定位和结构,对“水、绿、镇、村、路”五大要素提出相应的风貌提升策略和行动计划。

       但是,在提出行动计划时,我们发现:乡村地区农田种什么我们管不了,湖区水源保护进不了,镇区古镇保护很严格。一些传统城市地区的规划手段在乡村地区感觉很无力。

图9:淀山湖地区的古镇、农田和湖泊

乡村风貌的抓手在哪里?

       其实,乡村地区的风貌提升可能就是与城市不同,不应大拆大建进行所谓“整容”。乡村地区原本的基因就很好,我们只需要点缀几笔,画一个“淡妆”即可。

       更重要的是把乡村特色资源凸显出来,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和“彰显”。

图10:淀山湖地区乡村圩田格局分析

       我们建议维护并凸显淀山湖地区良好的肌理格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河道的修复,尽可能保留河道弯曲的自然形态和天然材质的驳岸;二是快道慢行,构建全域慢行体系,提升慢行体验,让人能从车上下来;三是种植方式上,以本土地方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草多层次结合,引入落叶、有色植物等,营造四季景观。

图11:几类要素管控原则

图12:滨湖慢行体系风貌改善示意图


       此外,淀山湖地区已经初现一些特色村落,如岑卜村、张马村等,吸引了大批新村民和游客。我们建议引入多元主体的乡村更新模式,针对重点村落实行一村一设计。政府作为发动者和协调者;村民是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规划设计团队是技术提供方和观念引导者。

图13:乡村多元更新模式示意图

       其中我们认为可以进行重点引导的两类村庄,一类是吸引创客和新村民的村庄,这类村庄要更关注于“街旁、水旁、宅旁”的交流共享的空间;第二类是吸引游客的村庄,这类村庄应注重“村头、桥头、门头和田头”的特色人文空间的塑造。

        村庄风貌提升没必要铺开来做,点缀几笔即可。

图14:“宅旁”风貌提升意向示意图

图15:“村头”风貌提升意向示意图

       另外,风貌规划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空间设计智慧。如淀山湖景观开阔,但变化不足,略显单调。我们建议学习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重点地区通过近景和中景的塑造,弥补远景不足的先天遗憾。

图16:内湖空间设计示意图

小结

       很多人听了风貌规划以后感觉很美好,但更关注风貌规划如何做到“好用”?一方面可能需要将风貌规划的内容与专项规划对接,纳入法定框架;另一方面就是多用设计手段来做规划和表达,使得理念能够落地。

       另外,乡村振兴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是仅仅一个风貌规划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规划从乡村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统筹协调,以真正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专家点评摘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张帆

       作为乡村地区风貌规划,总体是非常好的,有两点可以稍作修正。首先是要“宏观把握”,世界湖区到底是什么?这是本次项目最核心的部分,需要再解读一下;第二是“微观导引”,淀山湖地区作为大城市郊区,导引的作用可能更直接。另外乡村如何振兴,风貌规划现在解决了乡村怎么“美”的问题。而产业如何强、发展的根本机制在哪里,这是我们更要思考的问题。

感谢分院领导对项目组的悉心指导,感谢所内闫岩、杭小强、柏巍、刘畅、李强、朱小卉、陈蕾蕾的共同努力和精诚协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