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整理:牛黄解毒片的6种外敷新用途,值得收藏

 呵呵8909 2019-09-02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

近年来,临床医生经实践发现它外用治病的新方法。

1、痤疮

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

用法:用牛黄解毒片适量(用量视患处面积大小而定),研为细末,加入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用棉签蘸药外搽患处。每天3~5次,一般5~7天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2、腮腺

腮腺炎也叫“痄腮”,俗称“大嘴巴”,即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导致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发热为特征。常在幼儿园、小学校中流行。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用法:

取牛黄解毒片10~20片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2次。一般用药3~5天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俗称“乳蛾”,起病急。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甚则吞咽困难,反复发作也可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风热相搏,结于咽喉,气血瘀滞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用法:

取牛黄解毒片10片,研为细末,加入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及双足心涌泉穴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3~5天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引热下行。

4、药物性静脉炎

药物性静脉炎为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或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临床特点为患者肢体局部不适或肢体轻微疼痛,触诊常可发现患肢有一条索状硬结,有明显压痛。

用法:

取牛黄解毒片适量,研为细末,用酒调为稀糊状,均匀摊于消毒纱布上,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干后滴酒以保持湿润,至局部痛消变软为止,连续敷药7~10天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5、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因化脓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侵入中耳而发生,以发热、耳痛、流脓等为基本特征。

用法:

先将患耳用双氧水清洗干净,再用棉签蘸干。然后将牛黄解毒片(研为细末)吹入耳内,每天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可治愈。愈后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可清热解毒,利湿通窍。

6、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及喉咙痛,症见牙龈肿痛,火热内盛。用外敷方法治疗此病疗效较好:配方;牛黄解毒片2--4片。

用法:

将牛黄解毒片研成细末,用75%的酒精调成糊状,敷于喉结两侧,外用胶布固定,一般晚上贴,早上揭。如不嫌影响外观,白天连续贴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家庭中医药》2008年第一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