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性直指之十五:黄芩

 昵称44384288 2019-09-02

黄芩

神农本草经 中品
一句话总结
性良,寒,气柔,急,下,散。能入血分。善清血热,解毒,兼有燥湿之功。上,中,下皆入。

注:黄芩之功,透血热而泻火,加之所入部位散而不专,随引经药可至全身,故为诸热症之要药。

常用量
6-18克。
代表方

黄芩汤。

异名

腐肠(《本经》),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吴普本草》),空肠(《别录》),元芩、土金茶根(《东北药植志》)。

药用部位

黄芩为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经典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治诸热,黄疸,肠辟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
大寒,无毒。主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本草图经
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芩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之。

本草备要
中虚名枯芩,即片芩。泻肺火,清肌表之热。内实名条芩,即子芩。泻大肠火,补膀胱水。上行酒炒,泻肝胆火,猪胆汁炒。

药品化义
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膈上热痰,咳嗽喘急,目赤齿痛,吐衄失血,发斑发黄,痘疹疮毒,以其大能凉膈也。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主治大便闭结,小便淋浊,小腹急胀,肠红痢疾,血热崩中,胎漏下血,挟热腹痛,谵语狂言,以其能清大肠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味苦,平。主诸热,黄疸,大肠经中之郁热肠澼泄痢,大肠府中之郁热逐水,水在肠中者下血闭,血之在阳明者使从大便出恶疮,疽蚀,火疡。阳明主肌肉,凡肌肉热毒等病,此皆除之。

此以形色为治,黄芩中空而色黄,为大肠之药,故能除肠胃诸热病

黄色属土属脾,大肠属阳明燥金,而黄芩之黄属大肠,何也?盖胃与大肠为出纳水谷之道,皆统于脾。又金多借土之色以为色。义详决明条下,相参益显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
味苦性凉。中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利脓血。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治肺病、肝胆病、躯壳病,宜用枯芩;治肠胃病宜用条芩。究之,皆为黄芩,其功用原无甚差池也。

李濒湖曰:“有人素多酒欲,病少腹绞痛不可忍,小便如淋诸药不效,偶用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遂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