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密西根大道入口,1983年。 01 · Samuel Mayo Nickerson (1830-1914) 19世纪末,美国富人阶层的代表,塞缪尔·梅奥·尼克森夫妇(Mr. and Mrs. Samuel Mayo Nickerson)即开始向博物馆捐赠各式艺术品。尼克森先生本人是芝加哥有名的商业大亨,他是美国第一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的创始人,芝加哥城市铁路的总裁,随即成为AIC的创始理事之一。 清乾隆 青花抱月瓶 Buckingham一家三兄妹对AIC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难以匹敌的。19世纪末,白珂伦 (Clarence Buckingham) 就向AIC的首次亚洲艺术展借出日本版画及其他珍藏。白氏于1913年辞世,其妹白凯特 (Kate Sturges Buckingham) 以其白柯伦之名设立基金,使其珍藏扩充至一万六千多件,并将其藏品借予,最终悉数捐给AIC。 白凯特年仅三十二岁就接手了庞大的家族基金,除了为芝加哥市容做出莫大贡献外,艺术品收藏也是其穷其一生的追求。其早期的收藏方向为中国玉雕鼻烟壶等小件,据学者介绍,可能受其姐,白璐茜 (Lucy Maud Buckingham) 钟爱白色的影响,白凯特于1916-1918年间开始收藏定窑瓷器,如下图这件精美的北宋定窑牡丹缠枝划花折沿盘就是她于1924年赠予AIC的。 定窑划花盘 1928年,赫赫有名的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在芝加哥开了店,白凯特常常与时任菲尔德哥伦比亚博物馆(现名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中国文物馆馆长,罗北侯(Berthold Laufer)一起光顾。罗北侯是许多藏家信赖的中国艺术学者,白凯特的收藏序列也从定窑拓展至钧窑,建窑,龙泉等各大名窑以及明清御窑。白凯特为人低调,捐赠均以其兄妹之名,AIC亚洲馆藏的重要中国青铜器几乎都来自她的捐购。1940年,中国著名学者陈梦家与博物馆亚洲部主管查尔斯·柯里(Charles F. Kelley)合著 (Chinese Bronzes omthe Buckingham Collection) 一书,对学界颇有影响,近年已有中译本出版(中译本名为《白金汉所藏中国铜器图录》)。 此次09月12号的AIC藏精品拍卖中,白凯特旧藏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不乏高规格的藏品,足以窥见白凯特的收藏品味,在此仅列举一二。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
清康熙 豇豆红镗锣洗 ❖ 清康熙 绿地五彩团荷纹盘 清雍正 天蓝釉盘 ❖ 18世纪 天蓝釉小梅瓶 ![]() 03· Russell Tyson (1867-1963) 不得不提的另一位AIC的重要捐助人,罗素泰森(Russell Tyson)是与白凯特齐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捐赠人,他们慷慨的捐赠组成了AIC亚洲艺术收藏的基础。 泰森 1867 年出生于上海,其父乔治·泰森(公元 1832 〜 1881 年)曾任亚洲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旗昌洋行(原址位于今上海外滩)的执行合伙人。泰森在幼时随父母搬至波士顿,189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93年加入Aldis地产公司,随后并成为AIC最强大的支持者之一。其年幼时家中的艺术品收藏氛围熏陶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他赠予博物馆 600 余件精美的中国艺术珍品,囊括陶瓷、织物、青铜器、玉器、石器、漆器、绘画、家具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陶瓷藏品。1958年,AIC的其中一个展厅以罗素的名字命名,可见其对AIC的贡献之大。其所藏的宋瓷精品连连,数件珍藏令人印象深刻,如这件著名的吉州窑瓷碗,其斑驳的蓝釉似为烧制时偶得,碗心装饰有一株剪纸梅花,为当时文人墨客所推崇。据资料显示,全球范围未见发表,可谓是极其珍贵的孤品。 吉州窑瓷碗 ![]() ![]() 明万历 五彩鱼藻纹蒜头瓶一对 ![]() Lot 711 细节图 ▼ 蒜头瓶因其长颈顶端形似蒜头而得名,其原型似来源于金属器。元代时蒜头瓶已成为景德镇标准器型之一,明清则风靡一时。有些朝代时口沿内敛,有的会在蒜头上加一短直口,这对拍品就是典型例子,工匠选择在直口沿上六字款也是精妙。清代蒜头瓶以单色釉居多,明嘉靖万历二朝则是以青花五彩为上选。 鱼藻纹蒜头瓶这类大件彩瓷均为万历时新创。这种瓶除了以鱼藻纹装饰者以外,尚见有以鸳鸯莲花纹和龙穿花纹装饰者。明代万历青花五彩的风格与早期五彩迥然不同,前者用色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颜色多用红、黄、绿、紫等饱和色,而不用浅淡的中间色,以红浓绿艳取胜。绘画用笔豪放不羁,线条挺健有力。 明万历 五彩鱼藻纹蒜头瓶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清乾隆 黃地青花九桃紋盤 ▼ ❖ 清乾隆 缠枝花卉纹高足盘 ▼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位对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特别是瓷器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藏家和捐赠人外,波特鲍尔曼Potter Palmer II (1875-1943);布洛克夫妇Leigh (1905-1987) and Mary (1904-1981) Block,以及近年的艾诗徳夫妇 (James and Marilyn Alsdorf ) 及艾乐斐 (Dorothy Braude Edinburg) 等,AIC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不断壮大,佳作云集,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亚洲艺术周及纽约佳士得这个9月的拍卖中一览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