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日报》(2019年8月2日) 05版 戴名世(1653~1713)是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他在《忧庵集》里写道:“人终日之间,偶有一念之猜忍,一念之自私,其于君亲朋友有一念之欺伪,是此刻已怀禽兽之心矣。虽正人君子而不学,则终日间或未免为数刻禽兽:合一月计之,则为禽兽者数日:合终身计之,则为禽兽者数年。正人君子且不免,而况余人乎?‘余闻之,耸然汗下。’”读完这段文字,不但使我们也“耸然汗下”,而且无地自容,因为,按照戴名世的禽兽标准,恐怕我们谁都跑不了。 人生成败得失,在于一念之间。盗贼偷窃在于一念之间,偷窃是贼,敛手即是良民;为官贪污在于一念之间,贪污犯罪,敛手即是清廉;道德品质在于一念之间,淫乱失节,理智浩然;临敌进退在于一念之间,投降变节,死义英贤。 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人无论是取得成功与失败,都是从一点点小事开始的,小节不慎,积少成多,最后势必酿成大错。因为一个人良好的素养往往体现在小节上,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反之,自律,自爱,自尊,自强,时时处处从“小”做起,也许正是长大成材的良好开端,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的一生也许显赫,可能渺小;也许轰轰烈烈,可能平平常常。但是,关键是要活得无愧于人、无愧于己、无愧于天地岁月,无愧于衣衫鞋袜,活的对得起自己的父母、良心、故土和亲友们的期望。所以,每当在言谈举止之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人品修养,谨慎小心,归德归道。如果在行将暮年之际,当回头审视自己的时候,无论对亲友,对同事,都能做到无愧无悔,虽然平凡,不乏高尚。谨慎一念间,远离禽兽之心、禽兽之为,为政者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权为群众所用,利为群众所谋;为商者以德为本,不利欲薰心,童叟无欺、诚信待人;为师者,自重自爱,恪守师德,传“健康”之道,授“卫生”之业,解文明之惑;为民者,坦坦荡荡做事,清清白白为人;大家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享受幸福生活。 (双辽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