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期,我们给大家科普了痛风石的破溃处理方法,其中提到痛风石破溃险被截肢的案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不少病友对自己身上的痛风石表示担忧。 那么今天就来帮助病友们从早期解决痛风石,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溶晶”问题,如何溶解痛风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痛风石和尿酸结晶之间的关系。 痛风石的本质是尿酸盐结晶,结晶经过长年累月的沉积后形成结石,沉积于肾脏、关节滑膜及关节腔,形成尿结石和痛风石。
体积较小、形成时间较短的痛风石是可以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尿酸浓度来进行溶解的,这是因为痛风石里面沉积的尿酸盐还能与血液里的成分自由交换。 但较大的、长期存在的痛风石内部发生了纤维化和钙化,溶解需要的时间非常漫长,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困扰,而手术切除对于这类病人而言则是一个便捷快速且安全的办法。 痛风石溶解的原理是什么? 痛风石的溶解本质上是尿酸结晶的溶解。 我们都知道,尿酸结晶是尿酸盐堆积形成的结晶体,尿酸盐是因为血液中的尿酸过饱和而产生的,那么如何让它溶解也就很简单了,那就是改变尿酸过饱和状态,把尿酸降下来。 把尿酸的浓度降下来,尿酸盐的过饱和状态不存在了,尿酸盐结晶自然就溶解了。举个例子,就好比是一个过饱和的盐水溶液,里面有氯化钠的颗粒,如果想要让氯化钠颗粒溶解,就要想办法把里面的盐浓度降低,只要不是过饱和状态,盐的颗粒自然就溶解了。 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逐渐降低,长期维持在300umol/L以下,尿酸结晶逐渐溶解,痛风石就会慢慢变小,直至消失。 痛风石溶解用什么药? 前面说了,想要溶解尿酸结晶就要降尿酸,降尿酸主要是服用降尿酸药物。 1.西药 降尿酸的西药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抑制尿酸产生的,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一种是促进尿酸排出的,如苯溴马隆。 这些药物的具体使用,要根据体质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有的药物还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有的会出现过敏情况等。 比如别嘌醇,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用药前最好做一个基因检测。 另外,因为尿酸难溶于酸性溶液当中,而易溶于碱性溶液中,所以患者可以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来碱化尿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尿酸结晶溶解,从而促进尿酸的排泄。 2.中药 中药是中国的瑰宝,在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疗上,中药都具有特定的优势,对于痛风也不例外。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黄清春教授总结30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将痛风病人大致分为以下3型: 1.湿热蕴结型 证型特点: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夜间为甚,多兼发热,恶风,口渴或口中黏腻,头晕困重,腰腿沉重酸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祛湿 黄清春教授经验用方:黄柏、苍术、怀牛膝、薏苡仁、土茯苓等。 清热祛湿 2.湿浊瘀阻型 证型特点:关节局部肿痛,局部色紫暗,屈伸不利,发热不甚,夜间疼痛为甚,遇阴冷天气或受外伤而诱发,口不干,或伴有胸脘痞闷,头晕困重等症状。 治疗方法:化瘀泻浊 黄清春教授经验用方:土茯苓、萹蓄、丹参、黄芪、泽泻等 化瘀泻浊 3.脾虚湿阻型 证型特点:关节局部时有肿痛,局部色紫暗,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或伴有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咽干口腻,胸脘痞闷等症状 治疗方法:健脾祛湿 黄清春教授经验用方: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泽兰等。 健脾祛湿 痛风石溶解为什么会痛? 有些患者在痛风石溶解期间是没有太大感觉的,但经过治疗后,随着尿酸不断排出体外,痛风石的质地逐渐由硬变软,由大变小,甚至消失。 但有些患者在痛风石溶解期间会伴随关节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等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这是因为: 1. 尿酸盐结晶溶解时,白细胞吞噬尿酸盐,导致大量白细胞趋附并死亡,在这个过程中释放炎性因子,从而引发“炎性反应”,一般表现为红肿热痛。 2.被尿酸盐结晶吸附部位的骨质可能会有骨质损伤,尿酸盐结晶溶解的时候对骨质伤口有刺激,出现的疼痛感就会比较强烈。 在降尿酸过程中这种痛风的小规模发作是很常见的,不需要紧张,配合医生坚持服药,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好的。 要想痛风石尽快溶解,除了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外,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喝水等。 这一期的内容就到这里!点击关注,让你远离痛风困扰,拥有健康体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转发、分享,关注我们哦! |
|